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残生(cán shēng)的意思:指在战乱或灾难中幸存下来。
定居(dìng jū)的意思:安定地居住在某个地方,不再迁移。
儿子(ér zi)的意思:指男性子女,多用来形容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放鹢(fàng yì)的意思:指放飞鹢鸟,比喻放任自流,不加约束或不加以约束和限制。
风榭(fēng xiè)的意思:指高楼大厦、阁楼亭台等建筑物,也用来形容高耸入云的建筑。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林庐(lín lú)的意思:指众多的房屋、庐舍等。
萍蓬(píng péng)的意思:指无根无实际依托的东西,形容无所依靠或无固定归属的状态。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卿家(qīng jiā)的意思:指对方的家庭,用于尊称对方的家庭成员。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游长(yóu cháng)的意思:指游历远方、长时间的旅行。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竹素(zhú sù)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有道德修养。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标题为《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即将远行的惆怅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了诗人的性格和他对于自然界的喜爱。苔竹代表着清幽静谧的生活,而萍蓬则象征着漂泊不定的游子生涯。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这里的“远游”表明诗人即将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可能是为了逃避战乱或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每次到达一个新的地方,都要与亲朋好友告别,这种离合之苦让诗人感慨。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 诗中的“杂蕊”指的是各种颜色的花朵,它们在一起竞相绽放,美丽而不失野趣。这里的“他时”指的是过去,而“锦”则象征着华丽但缺乏自然之美的事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诗人即将乘船离开,这里所说的“峡”可能是指长江三峡。同时,诗人心中还惦记着果园中的劳作,想要带上锄头继续耕耘。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 这两句描写了时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正月即农历新年之时,莺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而这时刻放飞鹅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冬天里的梅花虽然被雪封锁,但依然可以折下一枝以赏玩。而春风中的柳树则舒展自如,这两句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和生命的活力。
“托赠卿家有, 因歌野兴疏。” 诗人将自己的果园托付给友人,并通过歌唱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留恋。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对生命中剩余岁月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诗人希望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就像樵渔者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离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