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客 中 立 春 唐 /曹 松 玉 烛 传 佳 节 ,阳 和 应 此 辰 。土 牛 呈 岁 稔 ,彩 燕 表 年 春 。腊 尽 星 回 次 ,寒 馀 月 建 寅 。梅 花 将 柳 色 ,偏 思 越 乡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和应(hé yì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
回次(huí cì)的意思:
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芳殒》:“病魂灵飞去多迴次,博不得一声疼惜。”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建寅(jiàn yín)的意思:指早晨,清晨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思越(sī yuè)的意思:指思想超越常人,触及高深境界。
岁稔(suì rěn)的意思:指庄稼成熟,收获丰富的意思。
土牛(tǔ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始、粗犷、朴实。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星回(xīng huí)的意思:指星星回归原位,比喻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人回到故乡。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越乡(yuè xiāng)的意思: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地方。
月建(yuè jiàn)的意思:指月亮从新月逐渐增大到圆满的过程,比喻事物逐渐兴盛或发展壮大。
- 注释
- 玉烛:古代对蜡烛的美称,也指春节。
阳和:温暖的阳光,此处指春天。
土牛:农耕文化中的土制牛,象征丰收。
綵燕:彩色的燕子,代表春天。
腊尽:腊月结束。
星回次:星象轮回,指冬至后星辰位置的变化。
月建寅:农历正月为寅月。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早春。
柳色:初春柳树的新绿。
越乡人:指诗人思念的远方家乡的人。
- 翻译
- 玉烛传递着佳节的欢乐,温暖的阳光应和着这个时刻。
象征丰收的土牛展示了一年的富饶,彩色的燕子预示着新春的到来。
腊月结束,星辰转移,寒冷消退,月亮进入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寅月。
梅花与嫩柳交织的景色,让我特别想念远方的乡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节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节气、自然现象和季节特有的植物花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过春节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玉烛传佳节”一句,设定了一个喜庆而温馨的氛围,“阳和应此辰”则是对这个时刻的描绘,表明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温暖。
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两句通过农事和燕子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新生的气息。“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天文现象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变化的感受。
最后,“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这一句通过对梅花和柳色的描写,以及“偏思”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节的景色,同时也通过这些景物抒发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孤寂与乡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