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三首·其二》
《即事三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昏昏白日卧,皎皎中夜愁。

明月枕席,凉风动衾帱

蛬蝉相鸣悲上下时休

徒能感我耳,顾尔安知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鸣悲(míng bēi)的意思:形容声音哀怨悲伤,发出悲鸣。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衾帱(qīn chóu)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指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枕席(zhěn xí)的意思:指席地而坐,也指借宿。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注释
昏昏:形容昏暗或精神困倦。
皎皎:明亮的样子。
凉风:指秋季的微凉之风。
衾帱:被子和床帐,这里代指床铺。
蛬蝉:即蝉,一种昆虫。
顾:回头看,这里有对比之意。
翻译
白天昏昏欲睡,夜晚明亮却满怀忧愁。
明亮的月光洒进床铺,凉风吹过被褥。
寒蝉凄切鸣叫,昼夜不停歇。
它们只能触动我的耳朵,但你怎能理解我的秋天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昏昏白日卧,皎皎中夜愁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可能是由于繁忙或压力而感到疲惫和忧虑。明月入枕席、凉风动衾帱,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他在月光下享受着清凉的夜风,但这并不足以驱散他的烦恼。

蛬蝉相鸣悲,上下无时休,这里用虫鸣声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显示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些自然之声只能够触动诗人的耳朵,却无法让他摆脱对秋天即将到来的忧愁。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一个深思熟虑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文字简洁而蕴含丰富,让人读后不禁沉思。此诗亦可视为诗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探索。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忆旧游.题鲍问梅西湖感旧图

晕生绡一碧,树影湖光,者是西泠。

烽火连三月,怪图中丝柳,都减春情。

故乡几回飞梦,随雁度南屏。

甚踏雪桥荒,栖云径冷,愁说重经。

飘零共千里,况鲍老伤心,刚赋芜城。

对酒商归计,问孤山何日,蜡屐同登。

瘦梅定应相识,遗鹤隔烟迎。

怕戍角吹寒,沙边误却鸥鹭盟。

(0)

探芳信.江村送别

正秋暮。又雁引离心,蛩惊倦旅。

趁半山衔日,帆影渡江去。

一行疏柳青旗瘦,魂已销无处。

更何堪、野火丛祠,乱鸦凄语。无计挽君住。

但遥指鸥沙,教寻归路。还怕归来,双鬓渐非故。

鲤鱼风大寒潮阔,落叶空题句。

慰相思、祇有西窗夜雨。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三

阉宦如公信楷模,丹心耿耿岂容诬。

元凶未灭称尊号,毕竟吾王负老奴。

(0)

李临淮光弼

河阳酣战立奇功,军令三麾百道攻。

大将宁能污贼手,短刀常自纳靴中。

穰苴此日威难犯,陶侃当年恨颇同。

太息程鱼果何物,几将贝锦困英雄。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夕阳亭

慷慨杨夫子,关西旧典型。

空怜致大鸟,流恨夕阳亭。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荐段襄

君叔真信士,慷慨事戎行。

按刃书遗表,犹能荐段襄。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