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寒闻子落,野迥见人稀。
《游山》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后期(hòu qī)的意思:指时间较晚的阶段或阶段的后半部分。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开年(kāi nián)的意思:指新年伊始,开启新的一年。
年初(nián chū)的意思:一年的开始,指新年伊始或年初阶段。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无前(wú qián)的意思:没有前人,指没有前辈或前例可循。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游山》描绘了新年初二的一天,诗人独自或与友人相约游山的情景。首句“年初二日”点明了时间,"亭午不云时"则写出天气晴朗,没有云彩遮挡,适宜出游。诗人因没有预先约定同伴,故而"拉伴无前约",担心错过探春的好时机,"探春恐后期"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期待和对时间的珍视。
"松寒闻子落"一句,通过松林中的落叶声,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野迥见人稀"进一步描绘了山野的空旷和人迹罕至,显示出诗人独行或小众游玩的意境。最后两句"风物供登眺,莫嫌归去迟",诗人鼓励自己尽情欣赏眼前的自然风光,不必急于返回,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留恋和享受当下心境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新春之际游山的闲适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