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传神(chuán shén)的意思:形容描写或表演得非常生动逼真。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毛孔(máo kǒng)的意思:指人体皮肤表面的微小孔道,也比喻事物的细微差别或微小的问题。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契分(qì fēn)的意思:契分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分割土地或财物,使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份额。它也可以指分割利益或责任,使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更(zhō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更夜的工作。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九日饮冰玉堂和韵十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以饮酒赏菊、畅叙幽情为主题,洋溢着浓厚的文人雅趣与自然情怀。
首联“典午风流谁独最,尚遗馀韵到今人”开篇即以“典午”二字,巧妙地将时间与风流人物相联系,引出对古代风流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同时暗示了诗中人物虽已逝去,但其风流余韵犹存,影响至今。此句既是对历史风流人物的致敬,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风流才情的自信。
颔联“逢秋酌酒年年是,作客看花处处新”描绘了一幅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画面。诗人每年秋天都会饮酒赏花,而每一次赏花都仿佛是初次,充满了新鲜感与期待。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有屐可酬山契分,无诗能为菊传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到自己有登山的屐(登山鞋),可以与山中的朋友共享山林之乐;然而,他却感叹自己没有诗歌来为菊花传神,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这一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才华的谦逊表达。
尾联“醉中更欲清毛孔,自洗磁瓯点绿尘”收束全诗,展现了诗人在饮酒后的惬意与自在。在醉意中,他渴望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与净化,甚至愿意亲自清洗茶具,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超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赏花、登山、品茶等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会经堂海棠用坡公定惠院韵寄怀林颖叔京兆王廷尉定甫丈
会经堂前饶众木,不与凡花溷幽独。
旬日文书苦困人,眼前何物能医俗。
朝来绕树得休暇,忽惊身在锦绣谷。
露萼回看红映窗,风枝卬见高过屋。
不嫌帘烛隔霄汉,但恨楼台少竹肉。
添酒从招月下魂,宵深清梦犹难足。
闻道京兆手亲植,新年正及春景淑。
当时廷尉聊戏言,雅话居然属餍腹。
讵知胜事偏我值,蔚蔚充庭如立竹。
秋风两度牵诗怀,闭户蓬蒿森满目。
今来赏心已天幸,未免联吟更望蜀。
花开安得二公同,传语西飞寄两鹄。
赏者不栽栽不赏,世间万事总回曲。
后来桃李应更多,好爱棠阴勿轻触。
《会经堂海棠用坡公定惠院韵寄怀林颖叔京兆王廷尉定甫丈》【清·董文涣】会经堂前饶众木,不与凡花溷幽独。旬日文书苦困人,眼前何物能医俗。朝来绕树得休暇,忽惊身在锦绣谷。露萼回看红映窗,风枝卬见高过屋。不嫌帘烛隔霄汉,但恨楼台少竹肉。添酒从招月下魂,宵深清梦犹难足。闻道京兆手亲植,新年正及春景淑。当时廷尉聊戏言,雅话居然属餍腹。讵知胜事偏我值,蔚蔚充庭如立竹。秋风两度牵诗怀,闭户蓬蒿森满目。今来赏心已天幸,未免联吟更望蜀。花开安得二公同,传语西飞寄两鹄。赏者不栽栽不赏,世间万事总回曲。后来桃李应更多,好爱棠阴勿轻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067c6acc296fa0169.html
刘希陶丈放舟水月洞饯别梁君少亭临流惘然若在歧路赋此自广亦以叙离
此月无弦望,此水无渑淄。
云根绝中川,城关望见之。
桂轮何团团,金波何漪漪。
飘然回灵槎,将挂若木枝。
号风来无端,仰面飞雨垂。
林光散洲屿,窈蔼含烟滋。
人生若断飙,濛汜潜朝曦。
游目亦缱绻,岂惟河梁悲。
舟壑适相值,风月无尽时。
白石垂两足,浩歌《渔父》词。
千秋放志意,清辉长若斯。
清水北岩
璇折疏方源,石立敞虚殿。
奇构各户牖,殊怪或雷电。
萝薜外纠纷,蛟螭中隐见。
洞阴太始雪,气凛炎天霰。
绕窎势逾逼,突兀状屡变。
秋花垂蜂窝,古苔绣螺旋。
曲窦碍折腰,巨璞竦磨面。
风霆划双峡,日月破一线。
眢窥眩欲坠,险尽心余羡。
钟乳制颓龄,谷籁警禅倦。
叩齿漱寒玉,驰景逐奔箭。
请扫十丈崖,擘窠涴榛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