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盖(cuì gài)的意思:形容山林葱郁、景色美丽。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丰稔(fēng rěn)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农作物丰收的状态。
静嘉(jìng jiā)的意思:指心境宁静、心情舒畅。
黎元(lí yuán)的意思:指黎民百姓的生计和安定。
力桑(lì sāng)的意思:指力量极大,力气非常大。
隆冬(l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祈年(qí nián)的意思:祈祷丰收的年景,寓意希望来年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三晋(sān jìn)的意思:指山西、山东、河北三个地方。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书家(shū jiā)的意思:书法家,指擅长书法的人。
游玩(yóu wán)的意思:指游览名山大川、游玩水上景点。
玉花(yù huā)的意思:指美丽、纯洁的花朵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西省太原地区的农业繁荣景象和安定的生活氛围。诗人以“黎元瞻翠盖”开篇,翠盖象征着丰收的庄稼,暗喻百姓生活富足。接着,“三晋力桑麻”点明了山西地区以种植作物为主的社会经济特色。
“纳稼知丰稔,祈年意静嘉”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在收获季节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来年的美好祈愿,体现了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边无戍卒苦,巷有读书家”则展现了边疆安宁、文化兴盛的场景。边疆没有士兵的劳苦,意味着边境安全,而巷子里有读书人家,则暗示了教育普及,文化氛围浓厚。
最后,“此幸非游玩,隆冬见玉花”一句,诗人通过描述隆冬时节雪花飘落的美景,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国家的祥瑞与幸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朝时期山西省太原地区农业发达、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无闷.鹿潭病痁,谱此以代《七发》
长剑当年,敲碎唾壶,豪气都无千古。
便黯淡青衫,壮怀如故。
酒醒偏怜短鬓,渐镜里、霜痕惊秋絮。
家山何在,杜鹃唤彻,不如归去。迟暮。尚羁旅。
又赁庑人孤,病愁争主。漫证破情禅,药炉茶杵。
我有新篘迟尔,且醉听、檀槽歌金缕。
更莫咏、却疟花卿,旧日草堂诗句。
瑶台聚八仙.同人湖上赏荷座客有谈秦淮风景者感赋
绕郭红芳。谁比似、西湖六月风光。
水天无暑,柔橹荡处悠扬。
三竺浮岚笼竹树,六桥软涨狎鸳鸯。尽徜徉。
绿荷四面,人在中央。
秦淮那便让此,有山温水腻,粉艳脂香。
十里珠帘,而今一片沧桑。
少年游迹寄处,猛回首,烟云劫一场。
休惆怅,趁花间酒熟,沉醉鸥乡。
金缕曲.澹人江村图
秋色萦怀抱。正缄来、房山新绘,江村缥渺。
甲帐前头供奉客,尽日亲承天笑。
算纵有、长林丰草。
除是功成头并白,赐明湖、一曲容归老。
见卵计,笑君早。绿杨踠地平桥小。
问丹青、枫江转处,阿谁归棹。
万事后人吾分定,此计合教先了。
待重见、浊醪相劳。
七十二峰湖上路,隔姚江、烟雨无多少。
眼底事,海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