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澶漫(chán m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很宽广,没有边际。
河右(hé yòu)的意思:指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区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雷震(léi zhèn)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威畏(wēi wèi)的意思:对威严的敬畏和畏惧。
以定(yǐ dìng)的意思:以法律规定或决定作为准则,以此来判断、决定事物。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有德(yǒu dé)的意思:有道德品质或有良好的品行。
执缚(zhí fù)的意思:执着地束缚自己或他人,不愿意放手或解脱。
- 注释
- 澶漫:宽而长,指面积方圆。
顽:此处指李轨。
魁:首领。
昆仑以颓:昆仑山因而倾塌。
颓:倒塌。
上聋下聪:上聋指李轨,下聪谓其部将安兴贵。
骜:通“傲”。
雠:通“仇”。
有德:有德之君。
乃溃乃奋:(人们于是)既恼怒又奋起(出击)。
溃:恼怒,奋:奋起、举起。
厥:代词,指李轨。
一夫则病:诛杀李轨。
一夫:指李轨。
病:使……受严厉惩罚,这里指处以极刑。
威畏德怀:使动用法,意思是:威严令人畏惧,德仁使人感怀。
- 翻译
- 河右土地宽广,李贼占山为王。
天兵如雷迅猛,震得昆仑欲坍。
昏聩不听忠告,李轨积恶难返。
倒行逆施降灾,万家生灵涂炭。
河右人神共怒,缚贼押解长安。
百姓始蒙仁德,独夫命归黄泉。
鸿泽沐浴庶民,三呼圣人李渊。
恩威并施服众,功业臻于大唐。
顺天顺民顺理,江山万物荣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鼓吹曲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统治者功德和智慧的诗歌。
首先,“河右澶漫,顽为之魁”描述了河流宽广、波涛汹涌的情景,而“王师如雷震,昆崙以颓”则形容了统治者的军队威武、力量强大,如同雷鸣般震慑人心。接下来的“上聋下聪,骜不可回”暗示了人们对于统治者命令的服从和尊崇。
接着,“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表达了统治者以恩德帮助民众、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意象。紧接着,“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则描绘出民众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灾难的情景。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强调了统治者恩泽普及每一个家庭,而单个的人若不遵循则会招致灾祸。最后,“濡以鸿泽,皇之圣”赞美了统治者的圣明和广泛的恩惠。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化的统治者及其功绩的歌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