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鼓吹曲辞.鼓吹铙歌.河右平》
《鼓吹曲辞.鼓吹铙歌.河右平》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乐府曲辞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澶漫(chán m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很宽广,没有边际。

河右(hé yòu)的意思:指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区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雷震(léi zhèn)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威畏(wēi wèi)的意思:对威严的敬畏和畏惧。

以定(yǐ dìng)的意思:以法律规定或决定作为准则,以此来判断、决定事物。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有德(yǒu dé)的意思:有道德品质或有良好的品行。

执缚(zhí fù)的意思:执着地束缚自己或他人,不愿意放手或解脱。

注释
澶漫:宽而长,指面积方圆。
顽:此处指李轨。
魁:首领。
昆仑以颓:昆仑山因而倾塌。
颓:倒塌。
上聋下聪:上聋指李轨,下聪谓其部将安兴贵。
骜:通“傲”。
雠:通“仇”。
有德:有德之君。
乃溃乃奋:(人们于是)既恼怒又奋起(出击)。
溃:恼怒,奋:奋起、举起。
厥:代词,指李轨。
一夫则病:诛杀李轨。
一夫:指李轨。
病:使……受严厉惩罚,这里指处以极刑。
威畏德怀:使动用法,意思是:威严令人畏惧,德仁使人感怀。
翻译
河右土地宽广,李贼占山为王。
天兵如雷迅猛,震得昆仑欲坍。
昏聩不听忠告,李轨积恶难返。
倒行逆施降灾,万家生灵涂炭。
河右人神共怒,缚贼押解长安。
百姓始蒙仁德,独夫命归黄泉。
鸿泽沐浴庶民,三呼圣人李渊。
恩威并施服众,功业臻于大唐。
顺天顺民顺理,江山万物荣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鼓吹曲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统治者功德和智慧的诗歌。

首先,“河右澶漫,顽为之魁”描述了河流宽广、波涛汹涌的情景,而“王师如雷震,昆崙以颓”则形容了统治者的军队威武、力量强大,如同雷鸣般震慑人心。接下来的“上聋下聪,骜不可回”暗示了人们对于统治者命令的服从和尊崇。

接着,“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表达了统治者以恩德帮助民众、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意象。紧接着,“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则描绘出民众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灾难的情景。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强调了统治者恩泽普及每一个家庭,而单个的人若不遵循则会招致灾祸。最后,“濡以鸿泽,皇之圣”赞美了统治者的圣明和广泛的恩惠。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化的统治者及其功绩的歌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尽道春多雨,伤摧花鸟空。

不知春态度,尤在绿荫中。

(0)

答惇上人七首·其六

铁面禅师骂学诗,为怜虚度太平时。

须知十万八千偈,不比人间绝妙辞。

(0)

答惇上人七首·其二

因君撩我强题诗,却忆当年梦里时。

不识江南好风景,采蘋人唱鹧鸪辞。

(0)

冬日书谢氏园壁

瓦缶藏春土脉乾,嫣香已谢菊花团。

履声绕尽栏干曲,肃肃松风作暮寒。

(0)

书天源河上友人壁

春色撩人不奈渠,红尘无处可飞凫。

悬知桃李付流水,来看垂杨十万株。

(0)

过淮

淮山漠漠水潭潭,落日孤云自不堪。

今夜月明风更急,凭吹魂梦到江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