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韩子: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不肯:不愿意。
佛:佛教徒,这里指出家。
饶操:尽力,辛苦。
妙净:僧人名。
紫橐:紫色的袋子,象征僧人的行囊。
碧莲花:比喻清静无尘的生活。
- 翻译
- 韩愈不愿去当和尚,尽管他努力修行。
比起那位名叫妙净的老僧,他的生活不如紫橐(紫色口袋)中的碧莲花般清静自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其一)妙净庵》。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的态度和对某位高僧妙净老的赞美。
首句“韩子不肯佛”,直接点出了哲学家韩愈对于佛教的抵制与否定,体现出唐宋时期儒释之间的思想争鸯。下一句“饶操苦出家”则描绘了饶操(即饶节)放弃世俗生活,选择出家的艰辛历程。
第三句“何如妙净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妙净老的赞誉。“紫橐碧莲花”则是对妙净老境界的形象描绘,“紫橐”可能指的是高僧所穿的袈裟,而“碧莲花”则象征着清净和智慧,整体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清净无染的美好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于不同思想体系的认识,也表达了对佛教中高僧妙净老境界的赞赏和向往。通过这短短四句,杨万里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文学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家歌
叹众生,根器殊,明珠容易没泥涂。
烦恼炽盛,觉树焦枯,爱河淹溺有谁扶。
生前荣耀,死后尽归无。有智人,早觑破。
丧休吊,得毋贺,浮云片片空中过。
杀他须偿他,业报毫难错。
相恋相嫌结不休,火坑地狱同时堕。
不远离,大是痴,火里生莲能有几。
超然高蹈,世外求师。为明正眼,削发披缁。
非览胜以为乐,非立异以为奇。
非慕长生面不老,非贪天福而自怡。
只一句:生何来兮死何去。彻底未明,现前无据。
三千律仪,是盲儿柱杖,一大藏教,都成梦中语。
因此上,废寝忘食,穷思极虑。
已拚了死灰不燃,谁知道,心坚石穿。
如贫得宝,似渴逢泉,毫端世界广无边。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
始信得与佛齐肩,一灯分与万灯传。
嬉笑怒骂,煞有机权。
脱尽诸方□五味,惮英灵欲到此,莫吝草鞋钱。
《出家歌》【明·何南凤】叹众生,根器殊,明珠容易没泥涂。烦恼炽盛,觉树焦枯,爱河淹溺有谁扶。生前荣耀,死后尽归无。有智人,早觑破。丧休吊,得毋贺,浮云片片空中过。杀他须偿他,业报毫难错。相恋相嫌结不休,火坑地狱同时堕。不远离,大是痴,火里生莲能有几。超然高蹈,世外求师。为明正眼,削发披缁。非览胜以为乐,非立异以为奇。非慕长生面不老,非贪天福而自怡。只一句:生何来兮死何去。彻底未明,现前无据。三千律仪,是盲儿柱杖,一大藏教,都成梦中语。因此上,废寝忘食,穷思极虑。已拚了死灰不燃,谁知道,心坚石穿。如贫得宝,似渴逢泉,毫端世界广无边。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始信得与佛齐肩,一灯分与万灯传。嬉笑怒骂,煞有机权。脱尽诸方□五味,惮英灵欲到此,莫吝草鞋钱。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67c694760e42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