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荔子十绝·其二》全文
- 注释
- 鹤:指仙鹤,古人常用来象征高洁或仙人。
奚烦:何须,何必。
绛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手持的红色旗帜,这里代指官府仪仗。
樵苏:砍柴和采草,泛指农事劳动。
私借问:私下里询问,悄悄打听。
- 翻译
- 一只鹤作为引导者,哪里还需要红色的仪仗呢。
砍柴和采草的农夫悄悄询问,这仙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的《采荔子十绝》之二。全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夜中游历自然,寻找地仙的意境。
"一鹤为前导,奚烦绛节哉。"
这里“一鹤”指的是孤独的鹤,它成为了诗人眼中的向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鹤往往象征着长寿和高洁,这里可能暗示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奚烦绛节哉”则是对这种神秘而又难以捉摸的情景做出的感慨。奚奠(拼音:yǎo yǎo)形容事物轻盈漂亮,绛节则有缭乱之意,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既美好又复杂的氛围。
"樵苏私借问,何处地仙来。"
“樵苏”指的是樵夫,即打柴的人,这里用以代指诗人自己。“私借问”意味着诗人在静谧中自问,或是在心中默想。这里的“何处地仙来”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他渴望遇到或抵达那种精神上的彼岸。
整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神秘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自由及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