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借 景 亭 宋 /黄 庭 坚 青 神 县 中 得 两 张 ,爱 民 财 力 惟 恐 伤 。二 公 身 安 民 乃 乐 ,劝 葺 城 头 五 月 凉 。竹 铺 不 涴 吴 绫 袜 ,东 西 开 轩 荫 清 樾 。当 官 借 景 不 伤 民 ,恰 似 凿 池 取 明 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民(ān mín)的意思: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财力(cái lì)的意思:财富无穷无尽,财力非常强大。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当官(dāng guān)的意思:担任官职或从事官员工作。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民财(mín cái)的意思:指人民的财富,也可指国家的财富。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青神(qī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
神县(shén xiàn)的意思:形容一个地方的官员治理得很好,人民安居乐业。
惟恐(wéi kǒng)的意思:害怕,担心
吴绫(wú l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不端正,没有规矩或没有礼貌。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 注释
- 青神县:地名。
得:获得。
两张:数量词。
爱民财力:爱护百姓的财力。
恐伤:担心伤害。
二公:指两位官员。
身安:自身安宁。
民乃乐:百姓才会快乐。
劝葺:鼓励修缮。
五月凉:夏日清凉。
竹铺:竹制的铺垫。
吴绫袜:吴地精细的丝绸袜子。
开轩:打开窗户。
荫清樾:树荫遮蔽。
当官:做官。
借景:借景致。
不伤民:不损耗民力。
凿池取明月:凿池塘以映照月光。
- 翻译
- 在青神县中获得两张图卷,爱护百姓财力唯恐有所损害。
两位官员自身安宁则百姓快乐,他们鼓励修缮城墙以求夏日清凉。
竹席铺地不弄脏吴地的细绸袜,东西两侧的窗户开放,树荫遮蔽带来清凉。
为官者借景致而不损耗民力,就像凿池塘来获取明亮的月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借景亭》。诗中,诗人通过对青神县中一张借景亭的描绘,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爱护百姓、注重民生的赞赏。"爱民财力惟恐伤"一句,体现了官员对财政支出的谨慎态度,他们深恐任何举措会损害民众利益。接下来,诗人通过"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赞美了两位官员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甚至在炎热的五月鼓励修缮城墙,让百姓感受到清凉。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亭子的细节,如竹铺的清凉和轩窗下的清荫,暗示了亭子设计巧妙,既美观又实用,不会给百姓带来额外负担。"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这句比喻生动,官员利用自然景色而不扰民,如同巧夺天工地从湖中取月,寓意其治理智慧与仁政。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官员的明智决策和对百姓福祉的考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官员德行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粤谣
粤邦南海曲,尽控百蛮乡。
向未奇珍贝,惟传臣越裳。
白雉今安在,朱鹦本不常。
岂堪登贡籍,直许罥雕梁。
暹酒番姬劝,豪觞凤卵装。
指环深水石,锁服茜红光。
照席玻瓈薄,华躯缅布长。
调和轻荜茇,彩染贱苏方。
天限华夷界,波因物异扬。
至今声教地,谁复计安攘。
燕歌行
天作燕都栖太一,霱云尽拥重光日。
西山灏气郁嵯峨,辽海洪涛壮呼吸。
沃野环畿千里春,弦歌比屋诸生习。
红筵杂剧递新声,紫袖佳晨联绮陌。
辇贝驼金混九门,通衢十二朱甍密。
东南菽帛隘漕渠,绝域梯航走庭实。
年少雕鞍蹴鞠场,白头绿醑团栾室。
憧憧行旅不赍粮,处处圆扉虚系桎。
漠陲明月净穹庐,蚩尤雾淡莺花馝。
貔貅百万罢秋防,深闺那解牵衣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