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内心的宁静。首句“烟霞尘梦醒”以烟霞喻指自然界的美景,暗示诗人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仿佛在烟霞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尘梦则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虚幻。接下来的“日月大丹还”,日月在这里不仅代表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大丹则是道教中的术语,常指长生不老之药或精神的升华,此处可能寓意着诗人通过自然的观照,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玩弄应无厌,儒官我亦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和欣赏,即使反复品味也不感到厌倦。同时,他也自称为“儒官”,这可能是谦辞,意为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对于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享受着闲适的生活状态,没有世俗的束缚。
最后一句“□□□□□,□□□□□。”似乎被遮去了部分内容,这可能是因为原诗中的某些字词在转录时被遗漏或误读。但从上下文推测,这里可能是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但具体的内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补充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净化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
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
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
月输移枍诣,仙路下栏干。
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
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
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
凤皇传诏旨,獬廌冠朝端。
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
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綵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
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
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
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
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
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
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
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
斗龙风结阵,恼鹤露成文。
汉岭霜何早,秦宫日易曛。
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阳鸟西南下,相思不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