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光穿竹罅,圆影架枝叉。
露湿巢喧雀,风梳草乱蛙。
对理(duì lǐ)的意思:对理指的是与事物的本质、规律相符合,符合逻辑和道理。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经堂(jīng táng)的意思:指在庙宇或宫殿中供奉神像的堂宇,也可指官吏议事的地方。引申为指贤人聚集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多的场所。
轻飞(qīng fēi)的意思:形容轻盈飞翔,也指行动迅速灵活。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圆影(yuán yǐ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形象圆满、完美无缺。
这首清代诗人石岩的《春夜与阆音师咏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春夜月色图。首句“皓月轻飞处”以轻盈的皓月起笔,暗示了月光的皎洁和夜晚的宁静。"经堂寂不哗"进一步渲染了寺庙中的寂静,连诵经声也显得格外安静。
接下来的两句“碎光穿竹罅,圆影架枝叉”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月光洒落的情景,月光穿过竹林缝隙,形成斑驳的光影,而月亮的圆影则映照在树枝间,画面富有动态感。"露湿巢喧雀,风梳草乱蛙"通过描写露水打湿鸟巢引发的雀鸣和风吹过草地引发的蛙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两句“与师清课后,相对理袈裟”,诗人与师徒二人在课后一同整理僧袍,更显出修行生活的平静与禅意,以及师徒间的亲近关系。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春夜的静美与修行生活的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