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昆崙战》
《昆崙战》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昆崙关头战骨枯,龙衣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

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藉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关头(guān tóu)的意思:关键时刻;决定性的时刻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藉口(jiè kǒu)的意思:借口;找借口

龙衣(lóng yī)的意思:指皇帝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武将(wǔ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威武有力的将领或军事统帅。

喧言(xuān yán)的意思:指嘈杂的言语声音,形容人们大声喧哗、争吵不休。

血红(xuè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非常红,如鲜血一般。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战骨(zhàn gǔ)的意思:指战场上所流的鲜血和战士们的骨骸,比喻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荣辱而英勇战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昆崙战》描绘了一幅战争残酷与人性考量的画面。首句"昆崙关头战骨枯"直接点出战场的惨烈,骸骨遍野,显示出战争的无情。"龙衣裹血红模糊"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血腥,龙衣(可能指军旗或战袍)被鲜血染红,画面触目惊心。

接下来的两句"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通过士兵们的议论,揭示出战争中的生死无常,以及对牺牲者的质疑和哀叹。"老侬"可能指的是老兵或长者,他们的死亡引发了对于战争必要性的反思。

"将军贵实不尚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品格的期望,希望他们重视实际战果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功绩。"世上安有将军忠"则暗示现实中很难找到真正忠诚且不以功利为念的将领,这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最后两句"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借汉代典故,批评那些将领在获得赦免后找借口推卸责任,暗讽现实中的某些将领未能展现出真正的忠诚和担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将领行为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忠诚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宿紫盖峰法照寺

出岭望奇踪,遥知刹在峰。

月阶秋皎洁,花砌夜玲珑。

(0)

赠别熊崇义

不惮风霜跋涉遥,翩然来访白云桥。

嘉宾盛处归怀好,茂对良辰话久要。

(0)

怀旧

意曾弥月寓东坪,童冠相亲八九朋。

月色满帘天似水,书声彻晓院如冰。

贤关总拟争先入,尘鞅何期竟久萦。

愧我只今空白发,不堪回首负平生。

(0)

友人至·其二

平生慕克己,茫然靡所获。

今日欣语君,至乐颇洋溢。

(0)

山中即事

水自幽偏山自深,竹窗花牖昼沉沉。

逢人若问浮生事,半是閒眠半是吟。

(0)

观灯有作·其二

宗家灯火帝城西,闽海亲劳客远携。

五色云霞笼薄雾,两轮日月贯晴霓。

鱼龙照眼春犹蛰,燕雀迎人夜不栖。

一笑相逢成四美,兴来聊与醉分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