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事(chéng shì)的意思:接受事情,承担责任。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减灶(jiǎn zào)的意思:减少炊事的次数,比喻节约用度、勤俭持家。
窖藏(jiào cáng)的意思:指将物品埋藏在地下或隐藏起来。
龙公(lóng gōng)的意思:指有权势、有地位、有威望的人。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土黄(tǔ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暗淡、土气的黄色。
行雨(xíng yǔ)的意思:行雨指行走之间下雨,形容行走时突然遇到雨天。
行旅(xíng lǚ)的意思:指行走旅行。
应行(yìng xíng)的意思:指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去做,不容推卸。
雨龙(yǔ lóng)的意思:形容雨水如龙般汹涌而下。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 翻译
- 行雨的龙公频繁改变他的位置,魃妖无人敢再煽动余下的灾祸。
连续三年丰收的田地,带来了多少个清凉的夜晚。
更令人欣喜的是,征夫们的炊火没有减少,旅行者不必再带多余的粮食。
我向鄞地的黄承事传达,既然有了粮食,何必再埋藏起来。
- 注释
- 行雨:比喻频繁降雨。
龙公:古代传说中的司雨之神。
魃妖:古代传说中能引发旱灾的鬼怪。
扇馀殃:煽动剩余的灾害。
田畴:田野。
熟:丰收。
枕簟:竹席或草席,代指凉爽的夜晚。
征夫:出征的士兵。
减灶:减少炊烟,表示人口减少或粮食充足。
赍粮:携带粮食。
鄞土:鄞县之地。
黄承事:姓黄的官员或负责人。
窖藏:把东西埋在地下储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全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期待丰收的情感。
“行雨龙公屡易方,魃妖谁敢扇馀殃。”
这里通过“行雨龙公”比喻自然界的神灵,掌控着雨水,能够使农田得到适时的滋润。"魃妖"通常指的是邪恶之物,诗中表达了即便是这些邪恶之物也不敢扇动那些不祥的灾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万象更新的画面。
“田畴接得三年熟,枕簟供来几夜凉。”
"田畴"指的是连续不断的农田,这里表明这些农田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成熟。"枕簟"则形容晚上带着凉意的风,"几夜"则是对时间的诗意表达。这两句传递出一种期待丰收的心情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更喜征夫无减灶,定应行旅不赍粮。”
"征夫"指的是远行的人,这里说他们无需携带过多的粮食,因为农业生产的丰饶保证了他们的食物来源。这两句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寄声鄞土黄承事,有粟何须更窖藏。”
"寄声"意指将信息或愿望传递给他人,而"鄞土黄承事"则是表明农田里丰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乡间。"有粟"即有谷物,"何须更窖藏"意味着既然已经有了充足的粮食,就不需要再去储藏。这两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成功和对未来的乐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农业丰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和谐与自然、期待美好生活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
有耳谁能免厥闻,要当于闻清浊分。
泉之响在闻清矣,惠泉之清更莫群。
萦河络石所弗免,色尘虽泯馀空尘。
古德创为淘洗法,土炉护竹坚而文。
松枝取携那费力,燃火弗炊烟生芬。
庵外老松莞尔笑,谁为新者谁为陈。
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
名流诗画卷在案,山僧宝弆拟传薪。
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
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
闻中入流忘所寂,大士方便信巧权。
绿杯小啜便当去,壁间旧作居然存。
长歌险韵一再叠,春花春鸟从头新。
观民课吏吾正务,禅房静赏宁宜珍。
禅房静赏宁宜珍,溪边待久迎銮人。
《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清·弘历】有耳谁能免厥闻,要当于闻清浊分。泉之响在闻清矣,惠泉之清更莫群。萦河络石所弗免,色尘虽泯馀空尘。古德创为淘洗法,土炉护竹坚而文。松枝取携那费力,燃火弗炊烟生芬。庵外老松莞尔笑,谁为新者谁为陈。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名流诗画卷在案,山僧宝弆拟传薪。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闻中入流忘所寂,大士方便信巧权。绿杯小啜便当去,壁间旧作居然存。长歌险韵一再叠,春花春鸟从头新。观民课吏吾正务,禅房静赏宁宜珍。禅房静赏宁宜珍,溪边待久迎銮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667c6998b428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