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粘春雾重,诗带晚唐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彭 泽 后 人 宋 /释 斯 植 不 为 折 腰 事 ,田 园 足 野 情 。笔 粘 春 雾 重 ,诗 带 晚 唐 清 。柳 巷 闲 渔 艇 ,山 扉 对 水 城 。论 心 暂 来 往 ,无 愧 远 公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公名(gōng míng)的意思:指公开宣布或公众知晓的名字或称号。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柳巷(liǔ xiàng)的意思:指人口稠密、街巷纵横交错的地方。
论心(lù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对他人的内心感受或意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山扉(shān fēi)的意思:山门的门扉,比喻重要的人物或重要的地方。
水城(shuǐ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周围有河流、湖泊等水域环绕的城市。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晚唐(wǎn táng)的意思:指唐朝末年的时期。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渔艇(yú tǐng)的意思:指渔民用来捕鱼的船只。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暂来(zàn lái)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短暂到来。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寄彭泽后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敬仰。首句“不为折腰事”表明了诗人不愿屈身于世俗官场,宁愿选择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追求。次句“田园足野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笔粘春雾重,诗带晚唐清”描绘了诗人以浓墨重彩书写春天景色,其诗歌风格受到晚唐清新诗风的影响,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柳巷闲渔艇,山扉对水城”通过描绘渔舟在柳巷间悠闲穿梭,以及山居小门对着静谧的水城,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论心暂来往,无愧远公名”,诗人表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心中坦荡,行为无愧,这与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其曾任彭泽令,故后人尊称为“远公”)的隐逸精神相契合,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淡泊的文笔,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文化的认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年王参议孟育从事军中久矣今升左参政予与总镇两广太监陈公总兵官平江伯陈公重其为人而惜其去载酒饯行诗以华之
壬戌之春金榜开,百五十人同日喜。
三十年来渐凋谢,落落晨星不多矣。
怜君素有冰蘖操,作官久淹甘自已。
方今用贤尚恬退,忽报乔迁向南鄙。
我闻滇南古夷地,皇明抚有非昔比。
君能治理如中州,风俗应须变淳美。
瘴烟初消天日明,碧水丹山照金紫。
青油幕下行装发,囊箧萧条只图史。
府僚诸老尚含情,况我情怀曷能止。
江亭一杯聊叙别,浩浩长风布帆起。
到时若上五华山,东望传书慰知己。
成化三年春予驻师梧江之浒截竹为杙以障土阶未几竹复生者三十有三本枝叶茂密森森可爱从事诸君为予作亭题曰瑞竹予因作诗纪之
此君之性难移植,移植从来皆有术。
子美曾言腊月栽,廷坚亦说须辰日。
醉迷之日移更嘉,非时鲜得抽萌芽。
如何斧斤斫断插江浒,又见枝叶生枯槎。
化工生物非无为,异物非妖即为瑞。
此君素有君子操,草木之妖难比类。
天兵煌煌南越平,边民垂死皆更生。
江湖必有弃置君子起,相与戮力匡文明。
坤轴气尽回,天心真厌乱。
生贤济民兆已彰,不信百蛮犹敢叛。
君不见广陵芍药金带围,世无此种人称希。
嘉祐诸贤应兆起,太平勋业流光辉。
作诗示我同心人,世间有事皆可为。
鞠躬尽瘁荅明主,勿俾前贤专美于当时。
《成化三年春予驻师梧江之浒截竹为杙以障土阶未几竹复生者三十有三本枝叶茂密森森可爱从事诸君为予作亭题曰瑞竹予因作诗纪之》【明·韩雍】此君之性难移植,移植从来皆有术。子美曾言腊月栽,廷坚亦说须辰日。醉迷之日移更嘉,非时鲜得抽萌芽。如何斧斤斫断插江浒,又见枝叶生枯槎。化工生物非无为,异物非妖即为瑞。此君素有君子操,草木之妖难比类。天兵煌煌南越平,边民垂死皆更生。江湖必有弃置君子起,相与戮力匡文明。坤轴气尽回,天心真厌乱。生贤济民兆已彰,不信百蛮犹敢叛。君不见广陵芍药金带围,世无此种人称希。嘉祐诸贤应兆起,太平勋业流光辉。作诗示我同心人,世间有事皆可为。鞠躬尽瘁荅明主,勿俾前贤专美于当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367c69399c32a8453.html
挽琴川钱恒轩先生
洒洒美髯翁,玉骨冰雪姿。
养高虞山下,世利何尝思。
家储累万石,雅志惟好施。
积久报亦宏,有子昌明时。
飞腾践华要,清望海内知。
推恩锡龙章,辉光照门楣。
豸绣耀闾里,晚景心颜怡。
如何忽观化,竟尔迷所之。
生荣死亦哀,全福谁能追。
磨崖表新阡,隐德千古垂。
矧兹庙堂器,岂久淹藩篱。
宠光贲幽泉,加赠定有期。
世儒堂为俞山人
昔承俞山人,遗我参同契。
因之访南国,知是儒者裔。
华胄遥遥来,传书十馀世。
隐显虽弗同,守业不少替。
卦探伏羲画,辞讲三圣系。
践履无愧怍,著述有文艺。
手泽尚如新,遗像犹未敝。
山人益克肖,讲学了生计。
阿母守贞节,旌书表门第。
见重瀛洲仙,名堂与佳制。
贤声播三吴,庆泽衍千岁。
勖哉子若孙,箕裘谨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