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涉(bá shè)的意思:艰难地行走、徒步艰辛地旅行。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皓日(hào rì)的意思:指明亮的阳光,晴朗的天气或者明亮的日子。
侯度(hòu dù)的意思:指人们对待某事情或某人时,态度谨慎,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妄动。
吉林(jí lín)的意思:吉祥的森林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起居(qǐ jū)的意思:指生活起居、日常生活。
七萃(qī c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众多,数量繁多。
山馆(shān guǎn)的意思:指山上的茅屋,比喻简陋的住所。
上陵(shàng líng)的意思:指超越、胜过、高于。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怨咨(yuàn zī)的意思:指怀恨在心,心存不满。
指路(zhǐ lù)的意思:指引方向或引导别人前进。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七月丑日东巡自避暑山庄启跸之作(其二)》。诗中描绘了皇帝在秋季巡视时的景象与心情。
首句“上陵诚蕴十年馀”,以“上陵”比喻皇帝巡视,暗示这次行程已酝酿多年,体现了皇帝对此次东巡的重视和期待。接着,“皓日金风行色舒”描绘了秋日明亮的日光与和煦的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预示着旅程的顺利与美好。
“山馆南看嶂犹近,吉林东指路还纡”两句,通过描述山间馆舍与道路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暗含了旅途的曲折与艰辛。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对沿途景色的欣赏与感慨。
“每怀侯度咨休助,常喜慈宁奉起居”则表达了皇帝对随行人员的关怀与依赖,以及对慈宁宫(可能是指皇帝的母亲或皇后的住所)的尊敬与怀念,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皇帝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最后,“七萃率能知大义,宁因跋涉怨咨予”两句,表明皇帝认为即使面对长途跋涉的辛苦,也能理解并接受其中蕴含的大义,不会因此抱怨。这不仅体现了皇帝的豁达胸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和责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皇帝在巡视过程中的思考、感受与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皇家游记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