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性(cóng xìng)的意思:指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或本质进行判断和处理。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诗人陈继昌的《集句联》,虽非一首完整的诗,但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且从性所玩;庶以善自名。"
上句“且从性所玩”意为顺应本性,随心而行。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天性或本性,强调的是个体应当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被外在的约束和规则所束缚。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与自由的崇尚,以及对个人本性的尊重。
下句“庶以善自名”则表达了通过行善来提升自我形象和名声的愿望。这里的“善”,不仅指道德上的善良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和对外界的影响。通过不断地行善积德,可以塑造一个正面、高尚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以及通过积极的行为影响社会的价值观。
整体来看,这副集句联既体现了对个人自由与本性的尊重,也强调了通过善行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不忘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关爱,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