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枋榆(fāng y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赖,不能分开。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缑山(gōu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加餐(jiā cān)的意思:指在正常的饮食时间之外额外增加一顿饭或食物。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社日(shè rì)的意思:社日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称为“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万端(wàn d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各种各样。
为难(wéi nán)的意思:指处于困境或难题中,感到困扰、犹豫不决或无法抉择。
榆社(yú shè)的意思:指人们相聚、交流的地方或场所。
玉笙(yù s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声音清脆悦耳。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远游冠(yuǎn yóu guān)的意思:远行时戴的帽子,比喻旅途中的安全和顺利。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子厚第三书》,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愤之情。诗中以“双鸿”起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通过笔下纵横的文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总为难呼中散驾”,这里借用了嵇康(字叔夜,又称中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痛苦。“可能无恨远游冠”,则是在说即使远行他方,也可能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与遗憾。
“枋榆社日吾宁老”,表达了诗人宁愿在平凡生活中老去,也不愿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自我。“桐柏春源尔自看”,则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记取缑山明月夜,玉笙鸾背莫辞寒”,引用了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常乘鸾飞翔于缑山之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