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田渴泷》
《下田渴泷》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舟从万峰落,势似一泉飞。

片石风雨孤帆翠微

畲田随处有,水碓不曾稀。

采笋多徭女,提筐谷口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含风(hán fēng)的意思:含有风的味道或特征。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畲田(shē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肥沃、农田广阔。

水碓(shuǐ duì)的意思:指用水力驱动的碓。比喻不费力气、轻松自如地完成工作。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山水间,仿佛泉水飞溅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

首句“舟从万峰落”,以“万峰”形容山峦之众多,以“落”字描绘舟行于山峰之间的情景,既显壮观又具动态感。次句“势似一泉飞”,将舟行之势比作泉水飞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轻盈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流动的向往。

“片石含风雨,孤帆隐翠微。”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水间的氛围。片石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坚韧,孤帆在翠绿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细腻观察。

“畲田随处有,水碓不曾稀。”这两句转而描写田园风光,展示了农耕生活的普遍与繁荣。无论何处都能见到耕耘的痕迹,水碓作为传统农业工具,其分布之广也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发达。这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蕴含着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

最后,“采笋多徭女,提筐谷口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劳作场景。女子们在山谷中采摘竹笋,满载而归,展现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劳动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山石、风雨、田园、劳作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情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柳隐图

垂杨过我屋头青,门对茅峰远世情。

赢得行人闲著眼,却疑此处即渊明。

(0)

徽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

大器提擎力,怀生渥泽滂。

本枝繁盛衍,礼乐懋容光。

脱屣吁勤倦,置邮辞慨慷。

申胥不为己,定胜泣穹苍。

(0)

瑞香一首呈韩子平

未拆娇红浅紫骈,差差众叶翠翘然。

误称兰艳风流冠,且纵桃夭万一怜。

列槛闭帷增峭烈,诉杯阁笔负婵娟。

司花处子春风面,醲态奇香想象焉。

(0)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其六尽山亭

蚁封于何险,醯鸡岂必嗤。

须弥一目了,亭中大然之。

(0)

喜雪呈李公择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

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

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

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

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

乔林冻相倚,隙瓦乾犹烁。

孤村掩圭窦,深径没芒屩。

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埆。

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

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

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

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

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

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

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

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

斋厨虽无馀,宾客甚易诺。

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0)

宿荥阳宁氏园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