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勉 学 者 宋 /郑 獬 绕 座 群 书 如 累 玉 ,夜 灯 忘 睡 昼 忘 饥 。文 章 须 用 圣 贤 断 ,议 论 要 通 今 古 疑 。孟 子 岂 无 仁 义 国 ,荀 卿 犹 作 帝 王 师 。太 平 歧 路 安 於 掌 ,好 跨 大 宛 万 里 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于(ān yú)的意思:满足于现状,不追求更好的境遇。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孟子(mèng zǐ)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群书(qún shū)的意思:指很多书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泛指大量的书籍。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通今(tōng jīn)的意思:通:了解;今:现在。指理解时事,了解当前情况。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须用(xū yòng)的意思:必须使用或需要使用
荀卿(xún qī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 注释
- 绕座:环绕座位。
群书:众多书籍。
累玉:堆积如玉。
夜灯:夜晚读书。
忘睡:忘记睡觉。
昼忘饥:白天忘记饥饿。
文章:写作。
圣贤断:圣贤的智慧。
议论:讨论。
通今古疑:通晓古今的疑难。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仁义国:仁义之邦。
荀卿:法家代表人物。
帝王师:帝王的老师。
太平:和平时代。
歧路:选择的道路。
安于掌:清晰如掌纹。
好跨:渴望骑马。
大宛:古代骏马。
万里驰:跨越万里。
- 翻译
- 书籍环绕座位堆积如玉,夜晚读书忘了睡眠,白天研读忘了饥饿。
写作必须要有圣贤的智慧,讨论问题要通晓古今的疑难。
孟子难道没有建立仁义之邦的理想,荀子也曾被尊为帝王的老师。
在和平的时代,选择的道路清晰如掌纹,我渴望能骑马跨越万里疆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勉学者》,他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学者沉浸于书海中的情景。"绕座群书如累玉"形象地写出书籍堆积如山,犹如美玉环绕,显示出学者的勤奋和藏书的丰富。"夜灯忘睡昼忘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态度。
诗中,作者鼓励学者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文章须用圣贤断",意味着写作应以圣贤的道德为准则,表达出对学术品德的重视。"议论要通今古疑"则倡导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要有广阔的视野,既能通晓古今,又能解答疑惑。
接着,诗人借孟子和荀卿的事例,指出即使在儒家学说中有如孟子主张仁义的理想社会,也有如荀卿这样的学者能成为帝王的老师,暗示学者应有宏大的理想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太平歧路安于掌"寓意在太平盛世,学者的道路虽然众多,但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如同驾驭骏马般跨越万里,追求学问的极致。整首诗寓教于乐,激励学者们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