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渴望(kě wàng)的意思:极度渴望、迫切希望
农圃(nóng pǔ)的意思:农田;农庄。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旱过后终于迎来降雨的场景。首句“何处笙歌酒入唇”,以乐声和美酒的意象,暗示了人们在干旱中期盼甘霖的心情,仿佛在想象久旱逢雨后的庆祝与欢乐。次句“应惭忍渴望云人”,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深深渴望,将自己比作期待云朵带来恩泽的人,流露出内心的焦急与期盼。
第三句“朝来顿觉西山黑”,描绘了清晨时分乌云密布,预示着大雨将至的情景,诗人通过色彩的变化,传达出希望的降临。最后一句“农圃欢声总是春”,则以农民们的欢声笑语来烘托雨后春耕的喜悦,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寓意着这场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人们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旱时期人们对雨水的期盼以及雨后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