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宽禅师院》
《行宽禅师院》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kuānchánshīyuàn
táng / wéiyìng

běiwàngchánglángxiéfēiyìngcóngzhú
tíngláixúnyuànyōusēng

wéiwénshānniǎoàilínxià宿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廊(cháng láng)的意思:指非常长的走廊或通道。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下宿(xià sù)的意思:指在外地或他人家中过夜。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翻译
向北遥望那长长的走廊,斜斜的门扉映照在丛竹之间。
正午时分我前来探访,庭院幽静僧人也独自一人。
只听见山鸟的鸣叫,喜爱这林间的宁静,想在此处栖息过夜。
注释
北望:向北远望。
极:非常,极其。
长廊:有顶的走道,通常建在室外,连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斜扉:倾斜的门扇,此处指小门。
丛竹:成片的竹子。
亭午:正午,中午。
寻:探访,寻找。
院幽:庭院寂静,清幽。
僧亦独:僧人也独自一人,表示环境的安静。
唯闻:只听见。
山鸟啼:山中鸟儿的叫声。
爱此:喜爱这个地方。
林下宿:在树林下过夜,此处指在自然环境中留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深山古寺中的宁静生活。"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表达了禅师对远方长廊的眺望,以及阳光透过斜倚的门扉照射在茂密的竹林上,这里既展示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则是说到禅师在午后时分,漫步于空旷幽静的寺院之中,这个时候他仍旧是孤身一人。这里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清寂与孤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则表达了禅师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感受,只有山间鸟鸣的声音伴随着他,而他也深爱这种在森林之下的居住。这里的“爱”字用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入。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禅师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宗教生活情境。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淡雅,是唐代诗风的一种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不寐二首·其二

雨歇夜初霁,鹊飞星正疏。

乾坤灯下影,魂魄枕边书。

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鱼。

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

(0)

有怀

怅望隔江云,春来不见君。

歌声与流水,俱在梦中闻。

(0)

江上

江上西风雨复晴,菰蒲深处钓丝轻。

何人隔岸吹长笛,杨柳秋江一夜生。

(0)

西湖闻笛

月白霜寒客梦醒,笛声迥出柳洲亭。

莫教吹过孤山去,风里梅花不耐听。

(0)

寄洛阳李五秀才

未得吴公荐,空怜贾谊才。

年年三月里,相忆看花来。

(0)

咏怀七首·其四

楚歌发中堂,非为取乐方。

鲁酒湛金罍,殷忧不可忘。

志士苦日短,愚夫矜夜长。

明灯灼绮罗,广席列芬芳。

弹弦奏清曲,携手醉徜徉。

但惜嬿婉情,年鬓生秋霜。

不见蟪蛄暮,叹此蜉蝣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