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藩王(fān wáng)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的藩国国君,也泛指地方割据的势力。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封国(fē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关闭边境,不与外界交流或交往。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戚戚(qī qī)的意思:形容悲伤、忧愁、痛苦的样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邱垄(qiū lǒng)的意思:邱垄是指山脉或山丘,也用来形容事物高大、壮丽的样子。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随例(suí lì)的意思:按照常例或规定行事。
无终(wú zhōng)的意思:没有结局或没有终点。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终极(zhōng jí)的意思:最后的、最高级的,表示事物或状态的最终阶段或极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母亲、身在异国的孝子内心的悲痛与思念之情。诗人以“悠悠复戚戚,哀怨无终极”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这种情感如波涛般起伏,无法平息。接着,“有诏属藩王,随例之封国”描述了孝子因政治原因被派遣至远方封国的情景,暗示了他与亲人分离的现实。
“寂寞掩长门,彷徨思故域”进一步渲染了孝子身处异国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仿佛被囚禁在远离家乡的长门之后,只能在心中徘徊,思念着熟悉的土地和亲人。“邱垄不复知,孤儿长在忆”则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年幼孤儿的担忧,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家族责任感。
最后,“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道出了孝子在梦中偶尔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的片刻幸福,但醒来后却只能独自面对现实的痛苦。而“相离三千里,安能来母侧”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无法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憾与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孝子在远离家乡与亲人后的孤独、思念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贡仲坚教授污湾行
沧海蜃化楼台生,琐碎一一不可名。
夜如何其夜六更,是中精异方冥行,忽然钟鼓声轰铿。
我恰混沌死来觉,浊恶泥沙埋龌龊。
珠玑金碧视性命,黩货聊堪付官榷。
洞房蛛网镂象床,重门藓铺撼仓琅,魂兮归来知在亡。
纵令僵立倚桥柱,忍见逝者相为忙。
百尔君子须远猷,公私漫藏多后忧。
官库诃护竟失守,岂以尤物无庸留。
传闻顷刻飞烟尘,天夺鬼偷希世珍。
重云宝构亦变灭,况复区区迷幻身,积苏累块惊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