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敬 礼 瓦 屋 和 尚 塔 偈 宋 /勾 令 玄 大 空 无 尽 动 马 尘 ,玄 步 孤 高 物 外 人 。日 本 国 来 寻 彼 岸 ,洞 山 林 下 过 迷 津 。流 流 法 乳 谁 无 分 ,子 子 教 知 我 最 亲 。一 百 六 十 三 岁 后 ,方 於 此 塔 葬 全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本国(běn guó)的意思:指自己的国家或本土。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大空(dà kōng)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空无所有的状态。
法乳(fǎ rǔ)的意思:指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法令。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过迷(guò mí)的意思:迷恋过度,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日本(rì běn)的意思:指天亮之后,太阳从东方升起。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物外人(wù wài rén)的意思:指超脱尘世的人,不受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一百六(yī 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鲁、无礼、乱七八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勾令玄所作,名为《敬礼瓦屋和尚塔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终极状态的独到见解。
"大空无尽劫成尘"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流转、宇宙更迭的宏观视角,以及个体生命在其中微小而短暂的存在状态。这里的“大空”指的是广阔的虚空,也象征着无边无际的真理;“劫成尘”则是说时间长河不断流转,最终万物皆归于尘土。
"玄步孤高物外人"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净与超脱。这里的“玄步”指的是深远悠久的脚步,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孤高”则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羁、超然物外的心境。
"日本国来寻彼岸"一句,诗人提到了从遥远的异域(日本)来到中国求法,这里的“彼岸”在佛教中有解脱之意,象征着对岸,即涅槃界,也代表着心灵的解脱。
"洞山林下过迷津"一句,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绘了一种精神修行的过程。“洞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清净之地;“林下”则给人一种静谧、隐逸的感觉;而“迷津”则暗示了世间的复杂与迷惑。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个人体验。“流流法乳”中的“法乳”是指佛法的甘露,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佛法如同甘美的奶水般滋润着每一个有缘之人的心灵;而“谁无分”则强调了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份额,体现了一种平等与普遍的精神。
"了了教知我最亲"一句,则更深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直接领悟和个人感受中的亲切感。这里的“了了”意味着明了、彻底了解,而“教知”则是指通过教诲来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最后两句"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命态度和对死亡的平静接受。诗人提到了自己在极高年龄之后才选择安息,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于生命长度的超然,也体现了一种对于肉身消亡、精神永恒的信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生命终极状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修行的深入理解,以及他个人对于解脱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