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书事》
《山中书事》全文
明 / 黎景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山中颇幽僻嚣俗相闻

性果凭心植,书苗倩笔耘。

天青光气迥,水碧细流分。

觱发风生处,翔鹰绕朔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光气(guāng qì)的意思:指光芒四射、气势磅礴。

凭心(píng xīn)的意思:根据自己的良心、诚实的态度来判断事物。

倩笔(qiàn bǐ)的意思:形容书法笔法流畅、优美。

青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和光彩。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水碧(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非常碧绿。

朔云(shuò yún)的意思:指北方的云彩,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幻不定。

天青(tiān qīng)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非常蓝,形容天气晴朗明净。

细流(xì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缓慢或进展不顺利。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嚣俗(xiāo sú)的意思:形容世俗、浮华、庸俗的风气和行为。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静谧清幽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山中颇幽僻”,开篇即点出地点的隐秘与环境的静谧,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嚣俗不相闻”进一步强调了山中与外界的隔绝,仿佛这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

接着,“性果凭心植,书苗倩笔耘”两句,转而描写诗人的心境与行为。诗人以“性果”自喻,表示自己性格坚定,不为外物所动;“书苗”则象征着知识或学问的积累,而“倩笔耘”则是借助笔墨耕耘知识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勤奋学习、不断追求知识的精神状态。

“天青光气迥,水碧细流分”描绘了山中天空的广阔与清澈,以及溪水的碧绿与细流的潺潺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觱发风生处,翔鹰绕朔云”以风起之处的动态景象,引入飞翔的雄鹰,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雄鹰在高远的云层间翱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的志向高远,不为世俗所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幽静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高远志向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黎景义
朝代:明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猜你喜欢

即景·其二

青松黛绿秀超群,半入江天半入云。

地僻最宜秋鹤唳,风涛起处夜深闻。

(0)

冬夜八首·其一

风起寒涛响,霞拖远岫明。

暮烟埋野树,夜月照山城。

酒后诗情在,花前道气清。

石床趺坐久,掩卷听钟声。

(0)

土番竹枝词·其二十四

深山负险聚游魂,一种名为傀儡番。

博得头颅当户列,髑髅多处是豪门。

(0)

东港竹枝词·其十

岸边修竹欲干霄,无限波痕漾碧绡。

茅屋夜深天似水,白芦尚有话溪桥。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五岳归来入梦频,鬓丝今是倦游身。

凭栏一望山平远,青眼如逢蕴藉人。

(0)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其六

扶老携童送海滨,不堪情事说津津。

灾祲上召天心怒,风浪先援虎口人。

况是漳泉半同域,莫将肥瘠视如秦。

好安耕凿勤渔钓,共享升平百岁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