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数枝放,寒筠几干斜。
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
此诗以“题董其昌鉴定宋元明名画册(其五)元王渊菊竹”为背景,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野菊与寒筠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们在露水中的香气和微风中的韵律。
首句“野菊数枝放”,描绘了野菊在野外绽放的情景,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次句“寒筠几干斜”,则转向描绘寒筠(即竹子)的形态,几干斜立,既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其在寒冷环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
接着,“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野菊与寒筠的描写。露水中散发出的香气,不仅远播,更增添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微风中竹子的韵律,因环境而显得更加悠扬,体现了自然界中微妙而又和谐的音乐感。
“气味似同道,孤高本一家”这两句,将野菊与寒筠的特质进行对比与融合,强调了它们虽各自独立,但都拥有着高洁、孤傲的品质,如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美好图景。
最后,“不凡工寓意,真洗尽铅华”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理解与赞赏。认为这幅作品不仅技艺非凡,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刻的寓意,能够洗净尘世的铅华,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纯净的心灵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野菊与寒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艺术作品深层意义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