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谋仍拙,天寒酒易消。
一岁秪今夜,百年能几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感慨。首联“老至谋仍拙,天寒酒易消”写出了岁月催人老,谋事却力不从心,加之天气寒冷,饮酒也难以驱散心中的愁绪。颔联“冰霜愁里过,乡国梦中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冰霜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寒冷,而遥远的家乡则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一岁只今夜,百年能几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一年中的除夕之夜似乎特别漫长,而人生百年又能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尾联“病怀堪自适,无复叹萧条”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适,尽管身体不适,但内心已不再为生活中的萧条景象所叹惋。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除夕之夜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年华易逝、故乡难回的深切感怀,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坚韧精神。
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暂为小邑仍刺史。
不愿君为孟浩然,却遭明主放还山。
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
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木叶轻飞,乍雨歇亭皋,帘卷秋光。
栏隈砌角,绽拒霜几处,蓓深浅红芳。
应恨开时晚,伴翠菊、风前并香。
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堪伤。
记得佳人,当时怨别,盈腮泪粉行行。
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两处凄凉。
感物成消黯,念旧欢、空劳寸肠。
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