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查子》
《生查子》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生查子

小鸟唤春愁,薄睡湘屏足。

背影菱花,山似疏眉绿。

麝火晓衣薰,茜露朝鬟沐。

不唱断肠词,但唱欢侬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影(bèi yǐ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时留下的身影或形象。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菱花(lí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多才多艺。

鉴赏

这首《生查子》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首句“小鸟唤春愁”,以小鸟的鸣叫引出春日的愁绪,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薄睡湘屏足”描述了女子在湘妃竹制成的屏风前浅眠的情景,画面温馨而静谧。背影映照在菱花镜中,山峦仿佛化作了女子疏眉般的轮廓,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秀美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麝火晓衣薰,茜露朝鬟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晨起时的装扮细节,麝香的香气与茜草的露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香气,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精致与高雅。这里通过“薰”和“沐”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精心打扮的过程。

最后,“不唱断肠词,但唱欢侬曲”表达了女子的情感倾向,她选择唱欢快的歌曲,而不是悲伤的词曲,这既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柔美、高雅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九日

幽□□懒慢,令节废招寻。

无复欢娱地,空惊□□□。

闭门黄菊晚,步履紫苔深。

尚友陶彭泽,悠然□□□。

(0)

閒述二首·其二

解作时文一二篇,胸中意气已掀然。

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

(0)

群贤登第诗

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0)

题画梅送毛君之武林

磅礴无人兴自豪,香风为我拂霜毫。

几回细写孤山影,绝似西陵第一桥。

(0)

小言

劈糖为筏恣逍遥,摘发牵车越垤峣。

寸竹檀栾居七子,尺台缥缈锁双乔。

云横蚁岫雨将闇,风过蹄涔浪欲骄。

穴处青天刚半丈,夜行灯火有萤翘。

(0)

岳阳楼二首·其二

巴江奔峡口,巨浸自天开。

日涌湿烟敛,春残雪水来。

何人吞八九,有记刻楼台。

叹息先忧者,无惭名世才。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