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斑斑竹,千竿似著花。
野云笼杂树,苔石点晴沙。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寸管(cùn gu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其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均赋(jūn fù)的意思:指平均分配负担或赋税,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分担。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晴沙(qíng shā)的意思: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地面上也没有沙尘,形容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湘管》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湘江岸边的竹林与自然景色,以及诗人阅读屈原作品后的心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首句“不知将寸管,何以问重华”以“寸管”借指笔,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文字向古代圣贤或理想中的理想境界提问的心情,流露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思考。接着,“江岸斑斑竹,千竿似著花”描绘了湘江岸边竹林的景象,斑驳的竹影仿佛在春日里绽放出花朵,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氛围。
“野云笼杂树,苔石点晴沙”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层次,云雾缭绕于杂树林间,苔藓点缀在岩石上,阳光洒在沙滩上形成亮点,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读罢灵均赋,含毫日又斜”点明了诗人阅读屈原《离骚》(此处“灵均赋”应为误写,应为《离骚》)后的思绪,时间悄然流逝,日光渐斜,暗示着诗人沉浸在文学世界中的深沉思考与情感体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