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摆落(bǎi luò)的意思:指安排、处理得当,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处分(chǔ fèn)的意思:对某人进行惩罚或处罚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门神(mén shén)的意思:指在门口设立的神像或图案,用于保护住宅或商铺免受邪恶之气侵扰,也比喻起警示作用。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胜景(shè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壮观的景色或胜地。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 注释
- 胜景:美丽的景色。
易遇:容易遇到。
顿清:立刻变得清新。
房房:每一间房间。
占:映照。
山色:山的景色。
处处:每个地方。
分:分隔,此处指听到。
泉声:泉水的声音。
诗思:诗的灵感。
竹间:竹林中。
道心:道的心境。
何时:什么时候。
摆落:抛开。
世间情:尘世的情感。
- 翻译
- 美景难逢,一进门心灵就变得清澈。
每一间房屋都映着山色,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泉水声。
在竹林中激发了诗的灵感,于松树下沉浸于道的心境。
何时能再到此地,抛开尘世的纷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超然物外的向往。
“胜景不易遇”一句直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即难得的美好风光。紧接着,“入门神顿清”则让读者感受到一旦踏入此地,便有一种精神上的澄明和净化。
接下来的两句“房房占山色,处处分泉声”,通过对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造和谐共生的赞美。这里,“房房占山色”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隐含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处处分泉声”则通过听觉上的体验,传达了一种生命之水流动的声音。
“诗思竹间得”表明诗人在这静谧环境中获得了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清高脱俗,这里自然而然地与诗思相联系,增添了一层深意。而“道心松下生”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禅悟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在古典文学中,松树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长寿等美德,这里与“道心”相结合,意味着在自然的滋润下,内心的觉醒和修养得以生根发芽。
最后两句“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净土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情感放下。这里,“何时”表现了一种渴望和期待,而“摆落世间情”则是诗人希望在这个地方找到心灵的安顿,抛弃世俗的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无非无是
无非无是。
好个闲居士。
衣食不求人,又识得、三文两字。
不贪不伪,一味乐天真,三径里。
四时花,随分堪游戏。
学些沓拖,也似没意志。
诗酒度流年,熟谙得、无争三昧。
风波岐路,成败霎时间,你富贵。
你荣华,我自关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