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一张华》
《咏史·其一张华》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孙皓泥头洛阳后庭夺目红妆

铜驼北去还西徙,不怨荀冯怨杜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夺目(duó mù)的意思:形容非常引人注目、令人瞩目。

红妆(hóng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妆扮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后庭(hòu t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后院,也用来比喻家庭的内部事务。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泥头(ní tóu)的意思:形容人愚笨、头脑简单。

铜驼(tóng tuó)的意思:比喻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

翻译
孙皓低头进入洛阳城,后宫嫔妃如花争艳。
铜驼雕像从北方迁移到西方,人们的怨恨不在荀冯而在杜张。
注释
孙皓: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泥头:形容低头,表示谦卑或屈辱。
洛阳:东汉和魏晋时期的都城,这里指代朝廷。
后庭:皇宫,后宫。
万红妆:形容众多嫔妃穿着华丽的衣服。
铜驼:古代铜制的骆驼雕塑,象征京城。
北去:向北迁移。
西徙:向西迁移。
荀冯:荀勖、冯紞,西晋时期的大臣,曾参与宫廷斗争。
杜张:杜预、张华,也是西晋时期的重要官员,与荀冯对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一。诗中以孙皓的故事为背景,描述了亡国之君孙皓在洛阳的落魄景象。"孙皓泥头入洛阳"形象地描绘了孙皓战败后的屈辱,曾经的帝王如今只能低头行走在尘土中。"后庭夺目万红妆"则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昔日宫廷的繁华与眼前的凄凉,用"万红妆"象征昔日宫女们的华丽衣饰,而今只剩下冷清。

"铜驼北去还西徙"中的"铜驼"原指洛阳城内的铜制骆驼雕塑,这里借指洛阳本身。铜驼迁移,意味着洛阳的沦陷和历史的变迁。"不怨荀冯怨杜张"暗指人们对孙皓的责备,并非直接指向荀冯和杜张(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此处代指权臣或误国之人),而是说人们更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孙皓自己,因为他未能抵挡住外敌,导致国破家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孙皓的遭遇,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兴衰和统治者的失职,具有深刻的讽刺和历史感慨。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闵雨诗·其九

己巳乃雨,若有鬼神。凄凄其风,渰渰其云。

自东徂西,罄无不均。

(0)

和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其一

霜风吹林叶乱坠,波下叠叠如铺茵。

渔人不用更安掺,直可凿水收紫鳞。

(0)

东池

东池风物往来亲,兴在那能计酒巡。

尘外留心曾待月,壶中满眼只知春。

小诗前后题青竹,幽梦寻常访白蘋。

鸥鸟亦知今日恨,主人别得两朱轮。

(0)

七夕二首·其一

可怜风信重秋期,红锦花香极所思。

乞巧楼中成底事,平明祗得玩蛛丝。

(0)

侄婿郑庭晦与予同游雁荡令欲先归赠别

君念亲闱肯暂留,吾居子舍尚优游。

逢人为道归迟意,正似江湖不系舟。

(0)

观海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

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