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悲将曙,烟云惨不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愤(āi fèn)的意思:形容悲痛愤怒的心情。
帝文(dì wén)的意思:指帝王的文辞,形容文章或演讲雄辩、华丽辞藻。
东朝(dōng cháo)的意思:指东晋朝代的统治。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旧治(jiù zhì)的意思:指旧时的治理方法或制度。
灵輀(líng ér)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的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维为晏元献公所作的挽辞之一,展现了对晏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先帝文章老”,以“老”字形容先帝的文章,既表达了对先帝文采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晏公作为先帝羽翼之臣的尊敬。接着,“东朝羽翼臣”进一步点明了晏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双翼之于飞鸟,不可或缺。
“风流至公尽”一句,赞扬了晏公的高尚品德和公正无私的作风,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又如至高无上的公正,惠及众人。“哀愤与时均”则揭示了晏公在世时可能遭遇的不公与痛苦,但他的哀伤与愤怒与时代相等同,体现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箫鼓悲将曙,烟云惨不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箫鼓声中蕴含着悲伤,天色将明却不见春日的生机,暗示了晏公离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灵輀归旧治,遗爱泣州民”表达了人们对晏公去世的哀悼之情,他的灵柩回到了故乡,留下了无尽的爱与怀念,感动了整个州府的百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晏公的高尚人格、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鲤鱼山
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
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虽下种,湿土乾芽茁。
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
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
长兄善长鎗,力战幸得释。
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
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
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
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
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
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
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
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
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
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
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
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
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
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鲤鱼山》【明·归有光】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今年虽下种,湿土乾芽茁。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长兄善长鎗,力战幸得释。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567c6c00ff0d2057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