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雪呈安观文谢惠酒》
《喜雪呈安观文谢惠酒》全文
宋 / 韩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花盈尺覆春田太守勤民有年

介任袁安从放卧,寒矜枚叟不加延。

桃根度曲何在柳絮裁诗久未传。

内集岂宜虚旧贶,为公举白抹朱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加(bù jiā)的意思:不增加;不添加

裁诗(cái shī)的意思:指根据特定要求创作诗歌,也可以指根据特定情况创作文章。

春田(chūn tián)的意思:指春季田地,比喻繁荣富饶、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放(cóng f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自由放纵,不受拘束。

度曲(dù qǔ)的意思:指善于处理曲折复杂的事情,能够圆满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公举(gōng jǔ)的意思:公正无私地选拔或推举人才。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举白(jǔ bái)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完美,不留任何瑕疵或错误。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桃根(táo gēn)的意思:指人的根本、本质,比喻一个人的起点或根基。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有年(yǒu nián)的意思:有很多年的经验或历史。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鉴赏

这首诗《喜雪呈安观文谢惠酒》由宋代诗人韩维所作,通过描绘一场大雪覆盖田野的景象,表达了对太守勤政爱民的颂扬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诗中巧妙地引用了“袁安卧雪”与“枚叟不延”的典故,既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又寓意深远。

首联“雪花盈尺覆春田,太守勤民庆有年。”开篇即以大雪覆盖田野的壮丽景象入题,不仅描绘出冬日的静谧与美丽,也暗含了对太守勤于政务、关心民生的赞美。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太守的勤政之举得到了应验,百姓欢庆,一片祥和之气。

颔联“介任袁安从放卧,寒矜枚叟不加延。”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袁安卧雪是说袁安在大雪中卧床不起,却因雪而被发现并得到救助,象征着困境中的希望;枚叟不延则是指枚乘(枚叟)在寒冷中得不到温暖,后被汉武帝召见,寓意人才的发现与重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太守善政的肯定,以及对人才得到赏识的期待。

颈联“桃根度曲今何在,柳絮裁诗久未传。”桃根度曲与柳絮裁诗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创作的典故,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与作品。然而,这两句诗并未直接提及诗人的作品,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了诗人的作品虽好,却未能广为人知,表达了对诗人及其作品的惋惜之情。

尾联“内集岂宜虚旧贶,为公举白抹朱弦。”“内集”指的是家庭聚会或文人雅集,“旧贶”则指老朋友的赠礼。此句表达的是,这样的聚会不应空缺老友的礼物,诗人愿意举杯相庆,以白(清酒)抹朱(红葡萄酒)弦,即以酒助兴,以琴声为伴,共同庆祝这场喜雪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太守勤政爱民的赞美,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韩维

韩维
朝代: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猜你喜欢

次韵奉酬黄泰之状元见寄

千佛经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

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

畴昔清谈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云。

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

(0)

次韵叶省干重九楼上言怀

水落鱼龙已退藏,小楼萧爽裌衣凉。

山云雨过无穷态,岩桂风来不断香。

已分文章成白豕,拟将富贵等黄粱。

嵇康潦倒浑无取,岂复眉开一点黄。

(0)

腊前二日见青梅桃花

泽国寒多春事迟,南来地暖意都迷。

城阴雨过腊初近,梅子青青桃满蹊。

(0)

次韵马驹父晚菊五绝·其五

雾幌褰开秀色明,曲尘半臂亦多情。

芳菲不拟亲桃姊,萧洒端宜齿石兄。

(0)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其三

折腰为五斗,我已愧渊明。

共赴东林约,怅然怀友生。

(0)

句·其四

孤标只合在孤山。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