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依孤戍宿,天入万山低。
浪静时闻柝,夜长频忆鸡。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长频(cháng pín)的意思:长时间频繁地出现或发生。
孤戍(gū shù)的意思:指独自守卫孤立的城寨或边疆地区。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思劳(sī láo)的意思:思考和劳动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寤寐(wù mèi)的意思:形容思虑过度,夜不能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旅者在江边巡司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暝色自凄凄,微茫失路溪”以凄凉的暮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迷蒙、失落的氛围,暗示了行旅者的迷茫与无助。接着,“人依孤戍宿,天入万山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险峻,人与自然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行旅者的孤独感。
“浪静时闻柝,夜长频忆鸡”两句,通过静谧的夜晚中偶尔传来的更柝声和对鸡鸣的回忆,表现了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寂寞。更柝声是古代用于报时的器具,而鸡鸣则是日常生活的象征,这两者在夜晚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引发了行旅者对家乡和日常生活的深深怀念。
最后,“所思劳寤寐,遥隔碧云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不仅在梦中萦绕,更是时刻牵动着心弦。碧云西,既是一种视觉上的美丽景象,也隐喻了遥远的距离,强化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空间隔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行旅者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