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二华(èr huá)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仪态美丽动人。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社人(shè rén)的意思:指不讲道义、不讲良心的人。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双龙(shuāng lóng)的意思:指两个龙,表示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吴下(wú xià)的意思:指吴国的下属,比喻处于较低的地位或被人轻视。
西岳(xī yuè)的意思:指西峰、北岳、南岳、东岳四大名山。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金芙蓉(jīn fú róng)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女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已故文人李于鳞的怀念之作,通过描绘李于鳞昔日登峰题字的场景,表达了对李于鳞才华与命运的感慨。
首句“李生昔登西岳峰”,开篇即点出李于鳞曾登临西岳,暗示其非凡的志向和才情。接着“泚笔题我金芙蓉”一句,以“金芙蓉”比喻李于鳞的文采,形象地描绘了他题字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对李于鳞作品的赞美。
“岂谓姓名荣二华,祇怜风雨失双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叹李于鳞的名声如同盛开的花朵般荣耀,另一方面又惋惜他的才华如双龙般在风雨中失去,表达了对李于鳞命运多舛的深切同情。
“燕中旧社人人筑,吴下诸山处处筇”两句,通过描述李于鳞在燕中和吴下的活动,展现了他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足迹,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文人身份和影响力。
“石髓总应今日有,可堪中散不相从”最后两句,以“石髓”象征李于鳞的文学成就,而“中散”则是对李于鳞的尊称,这里表达了对李于鳞未能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李于鳞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于鳞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才华、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文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后二日登狼峰
江流不尽天连地,山意无穷春复秋。
多少诗人无分到,我来三月得重游。
壶中天/念奴娇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送人北游
慈亲别几时,又作北游期。
万马方征虏,单车欲访谁。
远身孤剑共,幽抱素琴知。
应渡黄河夕,波涛惊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