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九》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九》全文
宋 / 释正觉   形式: 赞

蛰梭未飞,肌肤不把。老虎似衰,眼力犹威。

头须霜雪坞,舌颊风雷机。

气爽秋高河汉阔,霁寒夜永斗牛辉。

阳爻象,天地范围。借伴来也,相逢庶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范围(fàn wéi)的意思:指事物所包含的空间、时间、范畴等的界限或限度。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高河(gāo hé)的意思:高河指河水水位高涨的情况,也可比喻事物达到高度或程度。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头须(tóu xū)的意思:指头发、胡须等长出来的样子。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眼力(yǎn l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的敏锐程度和洞察力。

阳爻(yáng yáo)的意思:阳爻是指六十四卦中的上卦,代表着阳性、积极、主动的意义。

爻象(yáo xiàng)的意思:爻象是指《易经》中的卦象,也可以泛指事物的形态和变化。

夜永(yè yǒng)的意思:夜晚持续很长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威严依旧。"蛰梭未飞,肌肤不把"暗示他虽不动声色,但内心世界丰富;"老虎似衰,眼力犹威"则刻画出他的眼神犀利,精神不减。"头须霜雪坞,舌颊风雷机"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白发与深沉智慧,仿佛言语间蕴含着雷霆之力。

诗人接着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禅师的气质:"气爽秋高河汉阔,霁寒夜永斗牛辉",描绘了秋天的开阔和夜晚的宁静,以此映照禅师的开阔心境和深邃智慧。最后两句"阴阳爻象,天地范围"表达了禅师对宇宙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深厚的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禅师的内在力量和超然境界。

作者介绍

释正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余所品顾家三白酒以甘败而近得其法者皆胜之因补三绝句而其一以贻胡家·其一

品酒新诗亦浪传,顾家三白大非前。

如何夺署青帘字,把向胡生店里悬。

(0)

长兴哭子与归途即事有感·其三

当年六子五沈沦,一作人间舌底人。

暗数古来文苑传,谁能白发画麒麟。

(0)

张牧迁淮相国与诸君会饯山园感赠四绝·其一

袖中谏草带霜华,迁客风流莫浪嗟。

何必汉廷饶绛灌,古来才子傅长沙。

(0)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其十四

残杯移傍水边亭,暑气醺人忽自醒。

最喜树头风定后,半池零雨半池星。

(0)

胡元瑞读鄙集有寄走笔四韵答之·其三

处处松阴护药坛,何人真晓大还丹。

知君自有灵仙骨,叱石为羊也不难。

(0)

为韩臣题书斋

月团小斗茶品,云液全依酒经。

博山袅罢沈水,白麻拓得黄庭。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