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汪判官》
《赠汪判官》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庾郎酝藉仙材,适自王家上回

柳风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

便摇健笔挥诗藁,仍替衰翁酒罍

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发句(fā jù)的意思:指言辞尖锐、刻薄、刺人,常常用来形容人说话尖酸刻薄,伤人自尊。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红蜡(hóng l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为坚固、耐久。

健笔(jiàn bǐ)的意思:指文章写得好,文笔流畅。

酒罍(jiǔ léi)的意思:形容酒杯或酒器高大而宽口。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上回(shàng huí)的意思:上次,上一次

衰翁(shuā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的人。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仙材(xiān cái)的意思:指极高贵、出众的才能或品质。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庾郎(yǔ l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才华横溢、有出众才能的男子。

酝藉(yùn jiè)的意思:指事物在酝酿发展的过程中,积蓄着力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杨柳风(yáng liǔ fēng)的意思:指女子柔美、娇媚的风姿。

鉴赏

此诗《赠汪判官》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文人雅趣。

首联“庾郎酝藉本仙材,适自王家池上回”,以“庾郎”借指汪判官,赞誉其如仙人般蕴藉非凡,刚从王家池畔归来,隐喻其才华横溢,行踪飘逸。

颔联“杨柳风前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汪判官在杨柳轻拂、红烛映照的场景中,与芙蓉花香相伴,白须微垂的形象,既展现了环境的雅致,也烘托出人物的高洁与超脱。

颈联“便摇健笔挥诗藁,仍替衰翁倒酒罍”,进一步刻画了汪判官的才情与风度,他挥洒自如地书写诗歌,同时又体贴地为老者斟酒,体现了其文采飞扬与待人和善的双重特质。

尾联“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以“泗州倪”借指友人,表达了汪判官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其诗作如同随淮水东流,寓意着作品流传四方,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汪判官的个人魅力与才华,也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欣赏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其三蕉雨清吟

蕉窗微雨夜,篝火独清吟。

一室琴书客,五言山水心。

峡声连玉滴,檐响带烟斟。

新画抽千轴,明晨试展寻。

(0)

秋夜泛月

玉露金风酝早秋,结璘池馆倍堪游。

影流碧瓦辉鳷鹊,光耀银河浴斗牛。

香棹轻移荷芰浦,锦帆飞渡凤麟洲。

心将素宇同寥阔,宫漏听催午夜筹。

(0)

园中摘果恭进皇太后

琉璃盘贮碎琼瑶,照眼清凉暑欲消。

为进寿康供夏凊,西池六月胜秋朝。

(0)

闻浙省今年蚕缫甚盛喜而有作·其一

重谷心殷并重桑,缫檐葚陌廑筹量。

星辉天驷徵殊瑞,闻道吴蚕熟倍常。

(0)

命沈德潜题黄公望山居图引言

画家贵正不贵奇,大痴此卷三昧知。

天地造物匪物造,元气裹合神淋漓。

六法上乘我所喜,言之不足长言之。

石渠宝笈惜未载,行幐书笥常相随。

田盘小憩天成阁,展觉峰峦近列眉。

香山岫云足佳趣,以境质画非然疑。

乃知逢源任左右,是谓罔象合天倪。

如入画禅晤思白,摩诘雪江有所思。

我欲寿之以佳作,德潜手笔犹能为。

富春大岭汝有记,吊古寤叹兴嗟咨。

试评此画得所否,更须纸尾挥颜碑。

(0)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六云帆月舫

镇倚朱栏看翠涛。压金鳌。层楼十二薄璇霄。

好抽毫。与物皆春民共乐,舞韶箫。

宇宙泰和一人德,地天爻。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