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炊未熟,已与迹俱陈。
重临更愁绝,感塞鼻中辛。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忆昨联飞盖”,回忆起昔日与友人一同出行的情景,充满了欢愉与亲密。然而,接下来的“初筵点后尘”转折突兀,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转瞬即逝。紧接着,“那知炊未熟,已与迹俱陈”两句,以炊饭未熟却已离世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契阔成千古,悲吟待百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与逝者共度的时光比作永恒的千古,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悲吟待百身”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失去挚友后的极度悲伤,期待能以百身换回逝者。
最后,“重临更愁绝,感塞鼻中辛”两句,描绘了再次面对逝者留下的场景时,内心的痛苦与哀伤难以言表,以至于连鼻中都感到酸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痛,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昨日点兵兄起别,弟代兄行气吞铁。
宝刀飒飒生阴风,直到淮河蹴冰雪。
木兰女儿代父行,弟为丈夫不代兄。
丈夫能尽骨肉情,万里之外如户庭。
兄但晏眠莫忧弟,淮流近接蛟门水。
明年五月见茶船,先寄官仓月支米。
官仓月米拜天恩,未必长为识字军。
年年射雁得兄信,胜似参商同一门。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
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乾。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
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
紫诰定应来绚烂,綵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
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