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鹊母,连鹊卵,鹊母弃雏走何所。
曙衙开,邸报来,使君朝去鹊莫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张家槐上的鹊巢和使君的行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动态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首先,"张家槐,鹊巢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一棵长满槐花的树上,有鹊巢筑于其枝。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氛围。
接着,"使君才出户阖扉",描述了一个官员(使君)刚离开家门,准备外出的情景。这一句简洁地勾勒出了人物形象,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与这位官员有关。
随后的"鞭行人,上及飞",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使君出行时的急切或权威,甚至可能带有某种不寻常的举动,使得原本平静的场景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紧接着的"弹鹊母,连鹊卵",揭示了使君行为的后果,他不仅伤害了鹊巢中的母鹊,还破坏了鹊卵,这种粗暴的行为直接导致了鹊巢的毁灭和幼鹊的无家可归。
"鹊母弃雏走何所",母鹊在面对失去家园和幼子的困境下,选择了逃离,这一幕充满了悲凉和无奈,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艰难。
"曙衙开,邸报来,使君朝去鹊莫归",日出之时,使君已经前往官府,而此时的鹊却无法返回巢穴,暗示了自然界的秩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共存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蕴含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反思。
鸑鷟出丹穴,瑶玙产昆崙。
古来才俊士,多毓贤者门。
侯城方夫子,学贯天与人。
立言翼往圣,行道辅明君。
遂令天下士,延颈望陶甄。
美人秉高志,质性温且淳。
蚤立程门雪,摛辞蔼春云。
籍湜踵昌黎,董薛绍河汾。
愿言勇努力,期尔继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