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壁闇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杂曲歌辞.秋夜曲》全文
- 注释
- 丁丁:形容漏壶滴水的声音。
漏水:古代计时器漏壶滴水。
夜何长:夜晚为何如此漫长。
漫漫: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
轻云:轻盈的云彩。
露月光:露出月亮的光芒。
秋壁:秋天的墙壁。
闇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响:整夜都在鸣叫。
寒衣:寒冷季节的衣服。
未寄:还未寄出。
莫飞霜:不要下霜,以免衣服无法及时送达。
- 翻译
- 漏壶声丁丁作响,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轻柔的云层间透出淡淡的月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开篇“丁丁漏水夜何长”,运用了古代计时器——水钟的声音来表达夜晚的漫长和寂寞,给人以时间凝滞之感。“漫漫轻云露月光”则是对夜空中飘渺云层与清冷月光的描绘,既表现了秋夜的宁静,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淡远和超脱。
接着“秋壁闇虫通夕响”,诗人通过墙壁间传来的蛐蛐鸣叫声,勾勒出了深秋之夜的氛围。这里的“闇”字用得极妙,它既形容了秋天昏黑而又静谧的环境,也暗示了一种隔绝与幽闭感。而“通夕响”则是对声音在寂静夜晚中传递的一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空旷。
最后,“寒衣未寄莫飞霜”,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寒衣”暗示了时序已深,气候转凉,而“未寄”则是因为距离遥远或其他原因无法将这份心意传达给对方。而“莫飞霜”则是一种愿望,即便是在严寒的季节,也希望不要有霜降临,因为那会使得思念更加深切,环境更加恶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和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深秋之夜的孤独感受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发北山由麦岭饭大通登烟霞洞阁
濒湖两峰高,屹立晓相望。
苍凉升海日,肮脏露千嶂。
羸骖绝坡陁,岩谷饱追访。
缅怀洪荒初,蕴蓄含万象。
浑沌久已死,倏忽真巧匠。
谁令凿空手,出此奇险状。
中虚纳游云,谷静答幽唱。
暗穴下无底,涛声想悲壮。
十八老声闻,附石出遗像。
谁其架脩椽,置屋云雨上。
青山不知数,绕屋森百丈。
忽于两峰间,万顷见烟浪。
澎湃海潮声,往往入藜杖。
天公知爱山,令我拜嘉贶。
眇焉隔仙凡,欲往漫惆怅。
便当学枯禅,绮语蠲宿妄。
自足伴周旋,长年此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