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题 斗 促 织 明 /张 维 自 离 草 莽 得 登 堂 ,贤 主 恩 优 念 不 忘 。饱 食 瓮 城 常 养 锐 ,怒 临 沙 堑 敢 摧 强 。敌 声 夜 振 须 仍 奋 ,壮 气 秋 高 齿 渐 长 。眼 底 孽 余 平 剪 后 ,功 成 谁 复 论 青 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离草(lí cǎo)的意思:离开自己的领地或者离开自己的职位。
青黄(qīng hu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气色好,精神饱满的状态。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瓮城(wèng chéng)的意思:比喻思想、见识狭窄,不愿开阔眼界,固步自封。
贤主(xián zhǔ)的意思:贤明的主人或领导者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戏题斗促织》是明代诗人张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只从草丛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斗场的促织(蟋蟀)的形象。诗人以促织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出身低微,却能获得贤主的恩遇与关怀,得以饱食安养,蓄势待发。
首联“自离草莽得登堂,贤主恩优念不忘”点明了促织从草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贤主的恩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这里的“草莽”比喻低微的出身,“登堂”则象征着获得高位或重要地位。“恩优”表达了贤主对促织的优待和恩宠。
颔联“饱食瓮城常养锐,怒临沙堑敢摧强”进一步描绘了促织在贤主的庇护下,生活富足,力量得到积累。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它也敢于挑战,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颈联“敌声夜振须仍奋,壮气秋高齿渐长”写出了促织在夜晚振翅高飞,准备迎战敌人,其勇气和斗志如同秋天的壮气一般,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发坚定。
尾联“眼底孽馀平剪后,功成谁复论青黄”总结了促织的战斗经历,无论敌人多么残暴,它都能将其一一剪除。最后,无论功绩如何,都不再计较青黄之分,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促织的形象,寓含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韧不拔,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看功名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