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赠 小 姑 明 /储 氏 夭 桃 灼 灼 向 窗 前 ,十 二 阑 干 次 第 看 。昨 夜 雨 声 三 四 点 ,惜 花 人 听 未 曾 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夭桃(yāo táo)的意思:指美丽而娇嫩的桃花。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十二阑干(shí èr lán gān)的意思:指十二个门槛或难关,比喻事情的困难程度很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美景,以及对花儿的怜惜之情。首句“夭桃灼灼向窗前”,以“夭桃”形容桃花的娇艳欲滴,仿佛在窗外绽放,引人注目。接着“十二阑干次第看”,暗示诗人站在回廊上,逐一欣赏这满眼的春色,流露出一种悠闲与雅致。
“昨夜雨声三四点”,转而描述了一夜春雨的情景,虽是轻描淡写,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意境。雨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清新,也为桃花的美丽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
最后一句“惜花人听未曾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深情。即使夜雨绵绵,也无法让这位爱花之人入眠,他静静地倾听雨声,心中满是对花的怜惜与爱护。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峣十九盘。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