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处贫贱中,抱负遂难见?
不见玉韫山,与石自有辨。
抱负(bào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远大志向和理想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动辄(dòng zhé)的意思:常常;往往
分定(fēn dìng)的意思:分开,确定。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内反(nèi fǎn)的意思:内部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奇才(qí cái)的意思:指才能出众、非凡的人。
气馁(qì něi)的意思:失去勇气,灰心丧志
曲逆(qǔ nì)的意思:曲,弯曲;逆,违背。形容人的言行反常,违背常理。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士人(shì rén)的意思:士人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有才干的人。
无足(wú zú)的意思: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条件
宰肉(zǎi ròu)的意思:指以欺骗、剥削他人为目的,榨取他人的财产或权益。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此诗《励志诗(其二)》由清代诗人计元坊所作,旨在激励士人不因贫贱而自弃,强调内在品质与外在地位无关,鼓励人们坚守抱负,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
首句“士人乏奇才,动辄咎贫贱”,指出士人在面对贫贱时往往缺乏卓越才能,容易归咎于自身处境。接着,“岂处贫贱中,抱负遂难见?”提出疑问,质疑贫贱是否真的能埋没人的抱负与才华。
“曲逆方宰肉,一乡已称善”引用历史典故,讲述曲逆县令以宰杀猪肉的方式处理政务,赢得一乡之善名,以此说明即使身处贫贱,也能凭借智慧与公正赢得认可。
“诸葛当躬耕,三分定佐汉”则以诸葛亮为例,他在未出仕前曾隐居躬耕,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就三分天下之功业,证明了贫贱并非阻碍成功的因素。
“内反无足凭,气馁徒炫乱”警示人们,内心的价值与信念才是真正的依靠,不应因外界的困难或失败而气馁,更不应为了虚荣而炫耀。
最后,“不见玉韫山,与石自有辨”以玉石比喻内在的美德与才华,即使被埋藏于山中,也自有其与普通石头的区别,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形象比喻,鼓励士人在面对贫贱和困境时,应坚守自我,相信内在的才华与品质终将得到认可,实现个人价值与抱负。
妾家温陵近南浦,嫁得良人业为估。
良人长年爱远游,不敢新妆映门户。
贩宝遥闻去百蛮,朝朝海上望青山。
不仁无那蛟龙横,漂没孤身不得还。
君非渡河老狂父,波涛如山何不顾。
寻尸便欲赴穷渊,膝下娇儿谁与哺。
十载空闺守寸心,沧溟水浅恨情深。
愿身不化山头石,化作孤飞精卫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