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世风(shì fēng)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人们的行为举止和道德风尚。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想到(xiǎng dào)的意思:想起;想到某个事情或情况。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学儿(xué ér)的意思:指学习能力强、好学的人。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不知何处白云林”,以白云与树林的隐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却惬閒閒桑者心”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心境,闲适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
“初学儿童文字富,暮春蓑笠水田阴”两句,通过儿童学习和农人在暮春时节劳作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朴素与丰富。儿童的学习充满活力,而农人的劳作则充满了对土地的深情,两者共同构成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
“疑他舜世风殊古,想到秦年迹亦深”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舜世和秦朝的历史,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古老文化的追思与敬仰。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日午鸡声人不觉,板桥吾欲过相寻”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正当中,鸡鸣声起,人们却依然沉浸在日常劳作中的景象。诗人想要过桥去寻找,似乎在探索更深层次的生活意义或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