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朱 沧 洲 宋 /陈 纪 不 见 沧 洲 已 十 霜 ,梦 中 炯 炯 此 灵 光 。青 山 拄 杖 尚 能 否 ,华 发 与 秋 俱 老 苍 。夜 雨 丰 湖 吟 浩 荡 ,夕 阳 鹤 观 吊 兴 亡 。通 家 有 子 今 头 白 ,此 意 堪 君 累 十 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丰湖(fēng hú)的意思:形容湖泊水势繁盛,水面广阔。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鹤观(hè guān)的意思:以高洁的心境观察世界,超脱尘世的态度。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老苍(lǎo cāng)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能否(néng fǒu)的意思:表示是否、能力与否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沧洲:故乡。
炯炯:明亮的样子。
拄杖:手杖。
华发:白发。
俱老苍:一起变得苍老。
丰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湖泊。
鹤观:鹤栖息或观赏的地方,可能指古迹。
通家:世交。
头白:头发变白。
十觞:十杯酒。
- 翻译
- 十年未见故乡景,梦境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青翠山峰是否依旧,白发与秋风一起染上了沧桑。
夜晚在丰湖边吟咏无尽,夕阳下鹤观遥想往昔盛衰。
世交之子现已白头,这份感慨足以让你畅饮十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纪寄给友人朱沧洲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沧洲的深深怀念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首句“不见沧洲已十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已久,时光荏苒,已有十个秋冬过去,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追忆。次句“梦中炯炯此灵光”则通过梦境中的明亮光辉,表达了对沧洲精神的永恒记忆。
“青山拄杖尚能否”暗示朱沧洲年事已高,可能身体不再硬朗,杖藜而行,增添了对友人健康的担忧。接下来,“华发与秋俱老苍”进一步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场景,连头发都与秋天的草木一同变得苍老。
“夜雨丰湖吟浩荡,夕阳鹤观吊兴亡”通过描绘夜晚在丰湖边吟咏和傍晚在鹤观凭吊历史兴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诗意生活和对世事变迁的沉思。最后一句“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希望借酒表达这份情感,即使对方的孩子都已经白头,这份思念之情仍足以畅饮十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雁(一作后飞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宴胡侍御书堂(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
江湖春欲暮,墙宇日犹微。
暗暗春籍满,轻轻花絮飞。
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
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