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旧俗(jiù sú)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风俗习惯。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邻好(lín hǎo)的意思:邻居之间友好相处。
旅情(lǚ qíng)的意思:旅途中的情感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鹊语(què yǔ)的意思:指言辞尖锐、刻薄、讽刺的话语。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新愁(xīn chóu)的意思:指新的忧愁或新的烦恼。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作故(zuò gù)的意思:编造谎言或故事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不见》。诗中描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句“不见西邻好”,诗人以“西邻”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友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接着,“当时及老成”一句,点明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
“浮云随雨散,春草入秋生。”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浮云随雨散去,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事物终将消逝;春草在秋天生长,暗示新生与希望,但同时也预示着季节更迭,时光荏苒。
“旧俗悲前事,新愁惑旅情。”诗人通过“旧俗”和“新愁”表达了对过往的哀伤与对未来的忧虑。旧日的习俗引发对往事的悲伤回忆,而新的忧愁则困扰着旅人的思绪。
最后,“哑哑乌鹊语,犹作故林声。”乌鹊的叫声虽然哑哑,却依然保持着故乡的声音。这句诗寓意深刻,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不变情感的寄托。即使身处异乡,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仍旧如同故乡的乌鹊叫声一般,未曾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无奈与深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王人一社丈七十
忆昔蓬窗订交切,墨花香动霏晴雪。
文思酒况及诗情,强半奚囊满心血。
闲时先后纪生辰,尔我不盈三十春。
自谓锋棱拟干镆,精力彻底无新陈。
讵知流光迅于电,晓风夕露寒侵面。
坐惊霜鬓几凋零,又阅沧田一度变。
去年我生七十时,君挥翰楮气淋漓。
今年七十君又至,我索枯肠无好诗。
此会从来羡稀有,莫将易得同敝帚。
请看金穴与华貂,眼中之人犹在否。
多君仙骨匪凡伦,俯瞰青紫如浮尘。
胸中武库未曾贫,况有后叶繁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