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忽不乐,展卷若有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露(cǎo lù)的意思: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
闺中(guī zhōng)的意思:指女子的内室、女性私人空间。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展卷(zhǎn juǎn)的意思:展开卷轴,指展开事物的全貌或全面呈现。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 鉴赏
这首诗《感怀(其三)》由清代诗人缪秉綵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句“对影忽不乐”,诗人独自面对自己的身影,内心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忧郁和孤独。这种情绪的突现,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深沉的思考与反思。
接着,“展卷若有忘”一句,诗人摊开书卷,似乎在寻求知识或智慧的慰藉,但很快又感到茫然,仿佛所有的文字都无法触及他内心的空洞。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书本的知识与内心的迷茫相对比,凸显了诗人精神世界的贫瘠与渴望。
“寒蛩泣草露,疏砧捣秋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静谧的秋夜景象。寒蛩(蟋蟀)的哀鸣与露珠的轻颤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远处稀疏的砧声(捣衣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四顾人语阗,明月上我床”则是诗人从外界的喧嚣回归到个人空间的瞬间。四周的人声鼎沸与自己独处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而明月的出现,不仅照亮了诗人的床榻,也照亮了他的心灵,给予他一丝安慰和希望。
最后,“因思闺中月,寂寞同清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月光虽明亮,但在诗人眼中却映照出家人的孤独身影,与自己此刻的处境形成共鸣。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整体而言,《感怀(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迷茫与对亲情的深深眷恋。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