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流残暑退,雁带早凉归。
病同黄菊瘦,谁复念鲈肥。
这首《秋夜寄外》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凄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绣户三星动,虚庭一叶飞”,以“绣户”和“虚庭”对比,渲染出秋夜的静谧与空旷。绣户,精致的闺房,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柔情;虚庭,则是空旷的庭院,象征着外界的广阔与辽远。三星动,点明时间已至深秋,夜空中的星辰开始闪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一叶飞,形象地描绘了秋风中飘落的一片树叶,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
颔联“萤流残暑退,雁带早凉归”,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氛围。萤火虫在微弱的光芒中穿梭,似乎在驱赶着残余的暑气,同时也预示着夏日的结束。大雁南飞,带来了早来的凉意,它们的归来不仅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也寄托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敏感与感知。
颈联“班女悲藏扇,征人未授衣”,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班女,即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妹妹班婕妤,她曾作《怨歌行》,以藏扇自比,表达被冷落的哀愁。此处借以表达主人公对远方亲人可能遭遇的冷落或孤独的担忧。同时,“征人未授衣”则直接点明了对在外征战或漂泊的亲人的牵挂,希望他们能及时得到衣物,免受寒凉。
尾联“病同黄菊瘦,谁复念鲈肥”,以病态的黄菊比喻主人公自身的身体状况,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疲惫。同时,黄菊瘦也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衰败。而“谁复念鲈肥”则是对远方亲人是否关心自己生活状态的疑问,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期待。鲈肥,通常指鲈鱼肉质鲜美,这里暗含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以及对温暖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秋之夜的宁静与凄美,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温馨家庭生活的渴望。
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
延平官舍斩伐馀,稽山倦客心烦纡。
先生抛官南海来,胸中丘壑争崔嵬。
笔端造化夺天巧,箨龙一夜惊春雷。
素绢团团剪秋月,愿染玄霜写幽绝。
萧然便觉风雨生,顷刻清寒屏炎热。
昔时与可称绝伦,息斋近世尤逼真。
我持此扇出门去,要使袜材咸萃君。
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濛。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
我当踵季札,观风一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