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
《诗》全文
魏晋 / 阮瑀   形式: 古风

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疏迟

常恐时岁尽,魂魄高飞

自知百年后,堂上旅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魂魄(hún pò)的意思:指人的灵魂或精神。

旅葵(lǚ kuí)的意思:形容行走流离、四处漂泊的人。

时岁(shí suì)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替。

疏迟(shū chí)的意思:指行动迟缓,做事拖延。

四支(sì zhī)的意思:四支指四只手指,表示四个人一起合作,共同努力。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行步(xíng bù)的意思:行走,步行。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哀愁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写出了老者头发如雪,虽然尚未入冬,但已开始担忧着寒冷,思虑到是否需要穿上更为温暖的衣服。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年迈体弱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疏迟"则表达了老者身体虚弱,四肢无力,行动不便,步履维艰。这些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岁月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生活中日渐减退的活力。

"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有限与易逝的深切恐惧。他们担心时间即将耗尽,而自己的灵魂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离去,这种对死亡的忧虑和无常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最后两句"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终将结束后的预感。这里的“旅葵”指的是草本植物,它们在废弃的旧宅或庭院里自由生长,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消亡后自然界的轮回。在这位老者看来,即使他百年之后,也只会留下一些无人的场景,就像那些不经意间生长起来的野草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衰老和死亡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哀愁,更反映出古代社会普遍的生命周期观念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阮瑀

阮瑀
朝代:魏晋   字:元瑜   籍贯:东汉末陈留尉氏   生辰:约165—212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

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三十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

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0)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其二待灯

黄昏蝙蝠飞,空堂蟋蟀吟。

相对语未阑,不觉更漏侵。

呼童持短檠,注以兰膏深。

皎皎见寒光,良宵惬予心。

(0)

奚山路

行尽奚山路更赊,路旁时见百馀家。

风烟不改卢龙俗,尘土犹兼瀚海沙。

朱版刻旗村赐食,青毡通幰贵人车。

皇恩百岁加荒景,物俗依稀欲慕华。

(0)

送唐安虞部赵侯

朱绂郎官领要藩,西南胜处蜀江源。

若非阀阅才资美,岂称朝廷选任恩。

路近烟霄经栈险,山如锦绣见花繁。

郡民旧染文翁化,礼教风流尚可论。

(0)

和次中双庙感事

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

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

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

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