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二》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

房中俗物林下青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房中(fáng zhōng)的意思:指在屋子里,特指在卧室、密室等地方进行某种活动。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晚入(wǎn rù)的意思:指一个人晚入行业、晚入社会、晚入团队等,比他人晚一步进入某个领域或组织。

应真(yìng zhēn)的意思:应当真实、真诚

真理(zhēn lǐ)的意思:真实的事实或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家的旅者在傍晚时分经过林间小路的景象。诗人通过“晚入应真理”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事物本质的认知和领悟,这里的“真理”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经行尚未回”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并没有急于归途,似乎是在享受这种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这里,“经行”意味着故意放慢脚步,以便更好地感受和观察周遭环境。

“房中无俗物”一句,则是对诗人居所的一种描写,表明这个空间内没有世俗的杂物,这里的“房”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而是一种心灵的避风港。诗人在这里寻求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宁静。

最后,“林下有青苔”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细腻描绘,通过对林间地面上苔藓生长的观察,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意象。这也暗示着诗人对大自然中万物生灵之美有深刻的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送潘才叔赴合肥录事二首·其二

官业盘根见,生涯破甑轻。

才堪当一面,句可敌长城。

亲待平反笑,时须慷慨清。

十连筹正远,三语意犹倾。

(0)

次韵监簿弟惠乌髭药有诗

漆城容可为荫室,发白何由黑于漆。

但闻拔白成斑句,安得反老还童术。

嗟予同气仍同心,怜我年侵雪更侵。

尔年少我尚馀纪,我发纵秃当投簪。

顶如赤壶已无二,君有良方诚已试。

正使缁鬓犹能华,未免种须逢见戏。

我发非病心合医,心白发白无已时。

欲将心来烦汝黑,且图百问百不知。

(0)

田家秋日词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

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

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

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閒未得。

(0)

次韵滕丞以古风为贽

松柏覆高冈,根株渗七泽。

雪霜有古今,柯叶无改易。

上干青云霄,下庇神龙宅。

哕哕朝阳鸣,杳杳逢堵迹。

五色绚文章,八音谐金石。

群飞竞婆娑,争附第充斥。

匠石既罕遇,社栎顾何益。

伶伦不雌雄,嶰竹杂蝼蝈。

蓝田惊世瑞,造物等儿剧。

昨曾窥斓斑,今犹眩朱碧。

居然获径寸,几欲按三尺。

久之置怀袖,尚尔赊踧踖。

姑凭副墨子,往备庚桑役。

(0)

送纸衾韩中父·其一

韩郎香尽诸缘绝,坏衲篝灯供佛熏。

乞与纸衾绵样暖,撩教醉里梦纷纭。

(0)

次韵左举善木樨

想见秋花插满头,遥怜不负此山游。

一枝并与诗筒馈,气压西湖万斛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